首頁 翻譯文學導論

一、翻譯界對翻譯文學價值功用的認識

字體:16+-

20世紀中國翻譯界對翻譯與文學翻譯的重要性與必要性的認識,即翻譯文學的功用論屬於翻譯文學價值論的範疇。由於時代的不同、思想背景的不同,人們對翻譯及翻譯文學的要求和期待有所不同,對翻譯的功用價值的認識也就有所不同。總體來看,人們對翻譯的重要性與必要性的認識,經曆了從政治工具論到文化、文學本體論的發展演化過程。

晚清以降,中國連續敗於列強手下,處在了亡國滅種的危急關頭。憂國憂民的精英知識分子意識到,隻有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提高民智民德民力,才能保種自強。於是,翻譯成了最主要的和最急迫的手段,而文學翻譯自然也服從於這一目的。但是,鑒於近代意義上的“文學”——主要是小說——在傳統社會文化生活中“雕蟲小技、壯夫不為”的低下地位,要想讓文學翻譯擔當起這樣的重任,必須首先在理論上論證文學的作用。清末民初的幾乎所有先進的思想家和文學家們,如梁啟超、林紓、魯迅、周作人、周桂笙、徐念慈、黃小配等,對於文學翻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問題都有深刻的見解。1898年梁啟超發表的《譯印政治小說序》,最早極力推崇西方和日本已有的“政治小說”,提出“特采外國名儒所撰述,而有關於今日時局者,次第譯之”,希望通過“政治小說”的翻譯,來影響和參與社會政治。在同年發表的《論小說與群治之關係》中,他一反傳統論調,強調小說“有不可思議之力支配人道”,對世道人心具有“薰”、“浸”、“提”、“刺”的重大作用;而中國固有的小說卻隻是“誨**誨盜”,成為“吾中國群治腐敗之總根源”,必須加以鏟除。相對而言,西洋小說卻是文學的正宗,對國家政治的進步極有裨益。這樣,譯印域外小說,便是小說革命的第一步,也是最自然不過的選擇了。梁啟超的這種主張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反響與共鳴。也有人明確提出,“翻譯者如前鋒,自著者如後勁”、“譯本小說為開道之驊騮”。[1]說的就是文學翻譯在政治方麵的前導性作用,也是對梁氏理論的一種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