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俄羅斯文學講座:經典作家與作品

後記

字體:16+-

我的大學老師——詩人彭燕郊教授曾經說過:“書有書的命運。”證之於這本《俄羅斯文學講座》的命運, 信然。

2004年, 我博士畢業後, 時間較為寬裕, 又正值年富力強, 天津師範大學文學院當時主抓教學的副院長趙利民教授知道我的俄羅斯文學研究頗為出色, 鼓勵我為全校學生開設俄羅斯文學方麵的課程。我考慮到學生的興趣問題, 報了《20世紀俄羅斯文學》。由於這門課在當年秋天開出後受到學生的歡迎, 所以, 趙利民教授建議我2005年春天再開設一門校選課《19世紀俄羅斯文學》。這樣, 從19世紀到20世紀的俄羅斯文學, 學生們就都有了較為全麵、係統、深入的了解。後來, 由於課程太多, 再加上20世紀俄羅斯文學還有許多新的東西沒時間補充(一是自己備課的時間不夠; 二是教學時間不夠, 每門課隻有36課時), 所以, 從2008年開始我申請停開《20世紀俄羅斯文學》, 而專講《19世紀俄羅斯文學》, 並一直開到現在。將近十年來, 《19世紀俄羅斯文學》深得學生喜愛, 從校選課發展為校優秀課, 再發展為校精品課, 最終發展為現在的校通識課。這是我多年以來全力以赴致力於教學的成果。

我一直認為, 大學的教育, 關鍵是教書育人, 即培養有獨立解決問題的人才和有思想、有品德的人。然而, 當今社會, 由於應試教育和就業壓力等原因, 學生們最缺乏的, 恰恰是:第一, 獨立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二, 能相對輕鬆地麵對困境的審美能力和人文素質, 也就是荷爾德林所說的“詩意地棲居大地”的素質。而俄羅斯文學在這兩方麵都能提供很好的教育, 因此, 俄羅斯文學的教學, 也就在這兩方麵都負有一定的使命。以人為本, 培養有獨立能力和良好人文素質、審美能力的學生, 是一個合格的教師義不容辭的任務, 也是一切教學的真正目標, 因之也是教學的關鍵。為了很好地實現這一目標, 除了注意教學方法的靈活性、多樣性以及教學的直觀性、生動性, 采用多媒體教學之外, 我還在以下兩個方麵大加努力。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