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特洛夫斯基以其豐富的戲劇創作和翻譯作品, 以及大量的社會活動, 奠定了俄國民族戲劇的基礎, 因此, 被稱為俄國民族戲劇之父。
一、埋頭寫作的一生
俄國學者史坦因指出:“奧斯特洛夫斯基的一生是在不斷的埋頭寫作中度過的, 他的傳記上沒有什麽轟轟烈烈的事件。”縱觀戲劇家的一生, 的確如此。
奧斯特洛夫斯基(1823—1886)[1], 1823年4月12日(俄曆3月31日)出生於莫斯科河南區一個官吏家庭, 父親是法官, 母親是聖餅製作者的女兒。父親後來棄官從事律師工作, 在商人麇集的河南區有一定的威望, 成為具有一批房產和農奴的貴族地主, 並喜好讀書, 家裏藏書頗多, 而且注意兒子的教育。奧斯特洛夫斯基六歲起接受家庭教師的良好教育, 學習了德文、法文等好幾種外語, 並閱讀了大量俄羅斯古典文學名著。而他的奶媽阿芙多季婭·伊萬諾夫娜·庫圖佐娃給他講述了數不清的寓言故事、俏皮話、笑話、諺語、成語以及各種民間語言, 唱了各種民間歌曲, 使他領略了民間語言和民間歌曲的優美與民間創作的詩意。1835—1840年, 他在莫斯科第一中學讀書, 酷愛戲劇, 經常到小劇院觀看著名演員莫恰洛夫、謝普金(亦譯史遷普金)的演出, 並開始寫詩。1840年, 遵從父親的意願考入莫斯科大學法律係, 但因過於喜歡文學悄悄從事文學創作而對法律興趣不大, 成績不好, 因此未等畢業, 就於1843年離開學校, 到莫斯科良心法院當書記, 兩年後轉入莫斯科商務法庭工作, 一直到1851年。八年的法院服務工作, 使他接觸到形形色色的案件, 了解了社會多方麵的生活, 尤其是唯利是圖、相互傾軋的醜惡商人世界, 為日後的戲劇創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在此期間, 酷愛戲劇的奧斯特洛夫斯基, 開始嚐試創作戲劇。
1847年, 他的書信體散文《莫斯科河南區一個居民的手記》、獨幕喜劇《家庭幸福圖》和《破產者》的兩個戲劇相繼在雜誌上公開發表。當時頗負盛名的作家奧多耶夫斯基(1803—1869)宣稱:“我原認為俄國有三大悲劇:《紈絝少年》《智慧的痛苦》和《欽差大臣》。現在我要把《破產者》列為第四位。”(《破產者》後來經過加工修改後改名《自己人, 好算賬》, 是個喜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