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改革與開放,不僅是一個社會的政策基準,也是每個人在社會求生的兩個基本點。
和平與發展,是人類社會兩個基本指向、主題和走勢;總的來說,人們的日子是越過越好的,隨著世事變遷、時代進步,後代人的日子通常要好過前代人。
但是,話又說回來,好與不好完全是相對的。一代人的命運再不濟也屬於自己那個時代,如果我們能夠積極主動地認知和把控,每個時代的人們都會有一番“造化”的。在這個意義上,每個時代的人都是“生逢其時”的,所謂“生不逢時”,不過是由於人們世界觀不對頭、人生觀沒有擺正而生發出來的一種失落感罷了。這種失落感,往往在一個人未成年的青春期,更顯得“莫名其妙”。
記得小時候聽老師說,將來到了共產主義社會,我們就可以要什麽有什麽,想吃肉就有肉吃,想吃“好饃”(白饅頭)就有好饃吃——那“垂涎欲滴”的滋味就甭提了!但又聽說,那是將來不知道什麽猴年馬月的事情,也就立馬撒了氣,心想:真不幸哦!咱生早了,趕不上那個好時代了……
可是,當時我們這些“80年代的新一代”,從老輩人的言談舉止中,也明顯感覺到一種“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的優越感。長輩們,特別是爺爺奶奶們,也常帶著遺憾、羨慕、勸誡和鼓勵等多味語氣,告訴我們:在“萬惡的舊社會”老百姓是多麽多麽的不堪,新社會是多麽多麽的美好,你們年輕人真是太幸福了,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哦!因為年輕,因為沒有“曆史”,我們聽後大多數時候的反應是木然的,而且往往很不以為然。
現在我們這些當年的“新一代青年”,也變成了有“曆史感”的老輩人了,忍不住以同樣的語氣想與你們當今青年人說類似的話:你們趕上了改革開放的好時代,要珍惜生活!對此,由於沒有在“不改革開放”的情景下生活過,沒有“新舊體製兩重天”的曆史感,你們這代青年人很有可能對於改革開放的好處,也是一種不真切甚至木然無知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