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傳統應試教育陷阱,直麵現實生活,通過多元求學途徑,積極提升自己的生存和職業技能,是農村青年的明智選擇。
隨著市場化改革和發展大環境的變化,高等教育從精英型到大眾化的轉變,大學生身份也從“天之驕子”到“普通職業者”轉變,原來大學畢業就理所當然地“吃公家飯”,逐漸轉變為“供需見麵”和“雙向選擇”,到現在已經發展到需要“麵向市場,自主擇業”、與農民工平起平坐競爭還未必有優勢的普通待業者之一了。在這樣的背景下,數量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學曆越來越高的大學畢業生,與吸納能力有限、職業崗位要求技能化和低重心化的勞動力市場需求,在規模和結構上產生嚴重矛盾與錯位,致使近年來出現令人普遍恐慌的“大學生就業難”問題。
據統計,2000年至2007年,中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分別是107萬、115萬、145萬、212萬、280萬、338萬、413萬和495萬。在如此大規模的大學畢業生供給壓力下,社會和市場能夠提供的“適合大學生期望”的就業崗位數量有限,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問題相當嚴重。近年來屢次發生大中專畢業生就業洽談會由於過於擁堵發生踩踏事件,玻璃門竟被洶湧的人潮轟然擠倒,電梯被擠變形,洽談會場“不是戰場勝似戰場”,真可謂“硝煙彌漫”。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大學畢業生們十分恐慌,一些大學生為了找工作四麵出擊、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有的可以說是“奇招迭出”。例如,北京某名牌大學畢業生在校園打出“陪聊”牌子;有的女大學生在應聘簡曆中突出“姿色”優勢,或投靠男友掛靠搭配“曲線就業”,還有不少大學生畢業後自覺到職業技術學校“回爐”,以便獲得欠缺的操作性職業技能。
可以說,整個學校教育從組織體係、教學內容到評價係統處於層層應試、學曆至上的僵化封閉狀態,教育、特別是中小學教育供給與社會經濟需要、尤其是當地和社區經濟發展需要相脫節。農村教育實際上就是“脫農教育”,若能升學便可“脫農”,大量升學無門的學生因在學校沒有職業技能方麵的必要訓練,回鄉後反而難以適應農村社區生活及經濟發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