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啊,我已經看到了那個十字架。我的國家還要忍受多久,忍受多久呢?主啊,憐惜你的仆人,給予他力量,使他不至於中途倒斃吧。他的十字架的橫木是那樣長,伸及整個歐洲……
——密茨凱維支:《先人祭》
說到波蘭作曲家,自然會先想到肖邦,再就是20世紀另外兩個波蘭作曲家盧托斯瓦夫斯基和潘德雷斯基,這些年來也頗有名氣。尤其是潘德雷斯基,經常活躍在我國很多音樂活動中。但我在這裏要向另一位作曲家戈萊斯基致意,盡管他仍然不為更多的中國人所了解。亨裏克·戈萊斯基(Henryk Górecki,一譯古雷斯基)於2010年11月12日上午在波蘭卡托維茨的一家醫院因病逝世,離他77歲生日(12月6日)不到一個月,享年76歲。之所以在去世前一個月被授予代表波蘭最高成就的白鷹勳章,不僅是他有很高的音樂造詣,更為重要的是他那悲天憫人的人道主義情懷。他以獨特的音樂穿越了曆史的苦難,洞見了當下人們內心的焦慮與精神的愴痛。
一
波蘭,這個夾在德國和蘇聯之間的弱小民族,幾百年來流過太多的鮮血,付出了沉重的生命代價。從1794年沙皇俄國的軍隊鎮壓波蘭起義軍的普拉加大屠殺,到1944年夏天納粹血洗華沙反納粹起義20萬革命者,血腥的氣味一次次在這塊千年文明滋養的土地上彌漫。幸存者或死於黑暗潮濕的堡壘的囚禁中,或被發配到蠻荒寒冷的西伯利亞,少數幸運者也離家去國,淪為他鄉異地的漂泊客。在流放的淒風苦雨中,人們看到了一個殉道民族的慘烈而悲壯的身影:“那些白色的線條是縱橫交錯的大路,長得似乎望不到頭的大路!它們穿過沙漠,穿過雪堆,全都通向北方。……看,這一長串雪橇,它們被風吹趕著,像雲朵一般馳去,全都向一個方向馳去!天哪,他們是我們的兒女啊……”(密茨凱維支:《先人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