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元的創作主體實現多元的創作取向是合拍片的大勢所趨,應該說,2009—2013年電影創作多元化的局麵形成,合拍片功不可沒。這其中有良好的新類型的出現,也有將要顯現的類型。
《臥虎藏龍》、《英雄》上映後,古裝動作片、功夫片頗具規模,成為中外合拍片的主要類型。從2002年到2008年,《天地英雄》、《十麵埋伏》(2004)、《無極》(2005)、《夜宴》、《滿城盡帶黃金甲》(2006)、《投名狀》(2007)、《功夫之王》(2008)、《十月圍城》(2009)、《葉問2》(2010)、《龍門飛甲》(2011)、《十二生肖》(2012)、《狄仁傑之神都龍王》(2013)、《一代宗師》(2013),這些影片的出現展現出一種必然的過程與模式化的生產:電影的創作中心一直相對集中在武俠功夫片的類型範疇之中,而且在此期間,每一年的票房排行榜中它們都居於重要或比較重要的位置。在2005和2006年中,武俠功夫片一度包攬了國內電影票房的前三甲。近年來,盡管市場對中國“古裝”電影已經產生了一定的審美疲勞,但是“武俠”電影仍最具市場實力,而這與其自身出現新的突破不無關係。在原有的類型框架之外,許多影片加入了魔幻、奇幻等元素,出現了《龍門飛甲》、《西遊·降魔篇》這樣的武俠魔幻功夫片。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這類影片在人文關懷及現實性上有一定的缺失,但人們仍看好它作為未來合拍片的主導類型。
電影類型本就是商業電影創作的基本原則,打造類型化的商業電影,對不同的目標觀眾群體形成一個固定的“風景”,實現不同影片生產的“差異化”策略,是培養良性循環的電影市場的有效途徑。對於中國電影大產業的建構來說,唯有多樣性的電影類型才能支撐電影產業走向強大,實現國產電影共同、持續而有效的發展。如果類型和內容上不進行突破,產業化將是紙上談兵。針對這樣的現狀,民營合拍片尤其應該發揮其靈活多變的特點,凸顯類型化的創作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