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當代中國民營電影發展態勢研究

五、對策和趨勢

字體:16+-

或許,中小成本電影的最大問題就是質量與數量沒有形成合理比例,其占影片年產量的60%以上,大部分卻粗製濫造,甚至無法進入發行渠道,常常落得個無人知曉的下場。這跟影視行業精英數量嚴重不足有關。很多人不願從事這個行業,有的人寧願製作極低成本的藝術電影直接投送電影節。這些作品不乏精彩之作,但更多的是一種小眾的藝術,甚至包含消極的人生觀和另類的情感表現。這樣的故事已經越來越難以得到電影節的青睞和觀眾的認可了。這是藝術電影市場最大的缺陷。值得欣慰的是這種情形已經有所改觀,越來越多有藝術遠見的商人投資中小成本電影,給創作者自由的空間進行創作,力推有著獨立思考、細膩表達的優秀作品。而更多的發行公司開始願意關注以至包裝具有精品潛質的中小成本電影,希望其在市場上獲得票房和口碑。

需要指出,也有不少人進入電影行業卻利用行業缺陷克扣製作經費從中謀利,導致製作成本沒有保證,這樣製作生產出的電影無人購買且沒有觀眾是必然的。而好不容易進入主流商業院線的電影也麵臨更大的市場考驗。盜版市場甚至已經腐蝕到電影放映業內部,如不時曝出的“偷票門”等讓電影創作者心寒。有空子可鑽的角落,需要相關法律、法規來規範。中國電影市場的良性運作與秩序,電影從業人員的人格尊嚴以及經濟利益都應該得到切實的保障。有了這些保障,一流的行業人才才會不斷加入進來。在從業人員的培養上,改變單一的引導傾向,既不走過去隻注重培養電影大師、完全不考慮市場的電影發展之路,也不能唯金錢馬首是瞻,以賺錢作為最大的目的,要給影視行業生力軍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把眼界放寬,不局限在自己的一個小領域。為電影而電影,往往也拍不出票房口碑俱佳的作品來。任何領域的好的成果都可以吸收,“功夫在詩外”的道理也適用於影視行業。無論是“第五代”十分注重原創小說改編,並成功從文學作品獲得靈感,還是年輕一代導演具持敏銳的觸角和開闊的視野,摸爬滾打獨樹一幟,都具有跨界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