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當代中國民營電影發展態勢研究

三、形成中的主流——民營電影主導的商業電影新實踐

字體:16+-

當下的中國電影創作格局,在保留中國電影民族特色和藝術生命力的基礎上,逐漸形成適應電影市場,同時又具有核心價值導向和較高藝術價值的主流電影類型。進入21世紀以來,以主旋律、藝術、商業三類影片創作傳統為基礎的市場化探索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從曆史上的“被迫離場”到“重新複出”,中國的民營電影積蓄了太多能量和與生俱來的創作潛能,如今更是以生機勃勃的姿態高調回歸國內主流電影視野之內,充滿誠意地主導了一場探尋當代中國主流電影模式的市場新實踐。

(一)新主體:民營電影的積極表現

從政策支持全麵準入電影市場至今,民營電影的表現有目共睹。

近年來,中國電影投資形成了國有資本、民營資本和其他資本三分天下的局麵,而且,非國有資本早已成為連續多年占據國內電影製片投資的主體。國產影片的所有製構成,表明民營電影儼然已成為中國電影創作的主要力量。在年度影片總產量中,國有製片廠以外的影片投資已達近80%。電影製片業呈現出多元的格局,非常多的新型企業製片主體正參與到國產電影的投資生產中。

而在市場占有率方麵,民營電影也以強有力的競爭意識展現出與國有製片廠平分秋色、不相上下的態勢。民營電影企業(以華誼兄弟、保利博納、新畫麵、光線影業、橙天娛樂等為代表)找到了適合各自創作發展的特色道路。而華誼、博納等強勢領跑民營電影的現象成為國產電影的一道獨特風景。華誼兄弟注重自身品牌的創作和增值,其與馮小剛的良好合作關係產生了巨大的商業利潤,同時《李米的猜想》導演曹保平等人的良好表現,也極大地豐富了企業的電影創作活力。博納起家於發行,特別是在港片發行上形成了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博納主導投資的電影作品如《見龍卸甲》、《江山美人》等也取得了不錯的市場效益。民營影業素以經營靈活著稱,派格太和選擇以傳播營銷廣告驅動製片的道路,成功打造出《愛情呼叫轉移》係列影片。而北京快樂星公司以一部小成本喜劇《十全九美》探索出獨特的獨立製片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