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春風詞客:相忘於江湖

試著走向世界

字體:16+-

記得是1977年初夏。在北京大學一間明亮的書房裏,朱光潛先生對我說,要學好外文,不僅要通過外文吸收西方的美學,而且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外文向西方世界介紹我們中國的美學。朱先生的話連同他書房燦爛的陽光深深地印入我的心田。他那次送我的英文版《柏拉圖選集》我一直珍藏著,視為至寶。

朱先生說這番話時,中國已經進入了新的時代,國門已經打開,西方學術、文學、藝術源源不斷地被介紹到中國。李澤厚先生主編的“美學譯文叢書”在中國美學界產生了極其巨大的影響。1980年,當時主持《美學譯文》的朱狄先生讓我譯英國美學家哈羅德·奧斯本的一篇美學論文,我找了一位朋友合作,將它譯了出來。當時,心中實在無數,不知道譯得行不行。於是將譯文寄給了朱光潛先生,想請他老人家審讀一下。不久朱先生將譯稿寄回了,信中說:他比較忙,加上年紀大了,眼力不好,我們的譯文是他的兒子、時在安徽大學任教的朱陳審校的,朱陳的英文與中文均好,可以放心。後來,據朱先生的侄子朱式蓉教授說,盡管朱陳已經將文章審校了,朱光潛先生還是將譯文看了一遍。朱先生去世已經17年了,朱先生對我恩重如山,我曾在《我的美學引路人——朱光潛先生》(載《名人傳記》1989年第5期)和《關於朱光潛先生譯稿的說明》(載《複旦學報》1989年第4期)中談到過先生對我的教誨與提攜,但這件事沒有寫進去,我想借這本書出版的機會表達對朱先生的不勝感激之情。

由於我上大學是在“文革”前與中,英文一直沒有學好,但我一直在學。先是做點兒翻譯,除了我上麵提到的奧斯本的論文外,我還譯過一本名為《人生道路的選擇》([美]戴維·坎貝爾著)的小冊子(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譯過英國美學家科林伍德的《藝術原理》部分章節,發表在《江蘇美學學會通訊》,譯過美國著名學者、作家愛默生的《論美》以及一些美學詞條,發表在我主編的《美育》上。在《美育》上發的譯文我都用筆名。馬奇先生主編的《西方美學史資料選編》選用了我譯的愛默生的《論美》(原載《美育》1984年第2期.筆名“東行”),當時版權意識比較差,也未向馬先生要過稿費與樣書,馬先生一直不知道是我譯的,別人也不知道。馬先生能將我這篇譯文選進去。我已經是受寵若驚了,哪還想到要稿費?馬先生也是對我有教誨、幫助之恩的美學家,他今年過世了。借此機會表示我對先生的深切懷念與崇敬、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