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出版社為我出一套選集,決定出六種:《當代美學原理》《中國古典美學史》《20世紀中國美學本體論問題》《藝術創作美學》《審美倫理學引論》《環境美學》。[1]雖然這不是我著作的全部,但大體上能反映出我學術研究的麵貌了。
我從事美學研究開始於1978年,至今已是29年了。回顧我的美學之路,大體上可以分成這樣幾個階段:
自1978年至1985年,基本上屬於學習階段。這期間,我參加過一期由教育部主持的全國高校美學教師培訓班(1981),在上海進修三個月。當時國內許多名家都來授課,每天上午下午都講。除了聽課外就是讀書,三個月的收獲抵得上三年。我的美學基礎主要來自於這個班。1981年至1985年,我在湖南人民出版社編輯《美育》雜誌,這一工作崗位為我提供了許多結識學術名家的機會。1978年我有幸結識朱光潛先生,朱先生給我的提出的指導主要是兩條:一、認真研讀馬克思恩格斯的五篇著作,計《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資本論》第一部第五章《費爾巴哈提綱》《政治經濟學方法》《自然辯證法》。二、學好英語,不僅能讀,還要能寫,能說,能在國際會議上發表自己的論文。1980年初我的第一篇美學論文《試論馬克思實踐觀點的美學》在朱光潛先生的指導下完成,適逢周揚先生在湖南指導工作,我托人將這篇文章送給他看,周揚先生在湖南期間就看完了,他對湖南文聯主席康濯說,我這篇文章很有見解。隨後將文章帶到北京,推薦給李澤厚先生,李先生將文章發表在他主編的《美學》第三期上。1980年6月我出席了在昆明召開的中國第一屆美學會議,成為在這個會議成立的中華美學學會的首批會員。會上我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的觀點就美的規律與美本質問題談了自己的見解,受到胡經之等前輩學者的讚許,發言收入會議簡報,並寫進會議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