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傳播學理論基礎與實戰練習

三、論述題

字體:16+-

1.試述精神生產和精神交往與物質生產和物質交往的辯證關係

第一,一定的精神生產和精神交往與一定的物質生產和物質交往相適應,這是唯物史觀的一個重要前提。

(1)人類精神生產和精神交往起源於物質生產與物質交往活動。物質生產勞動既然創造了人本身,那麽作為人的重要屬性的精神活動也不外乎是物質生產勞動的產物。

(2)物質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對精神生產和精神交往起著重要的製約作用。也就是說,精神生產和精神交往的發展是以物質生產力的發展為基礎的,沒有物質生產的發展,也就不會有精神生產的發展。信息社會隻能是人類社會物質生產力高度發達的產物。

(3)精神生產和精神交往的關係反映著物質生產和物質交往的關係。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個人的真正的精神財富完全取決於他的現實關係的財富,而人們在精神生產和精神交往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他們在物質生產和物質交往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具體體現。這就是,一個階級是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物質力量,同時也是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著物質生產資料的階級同時也支配著精神生產資料。

第二,一定的精神生產和精神交往與一定的物質生產和物質交往相適應,隻是曆史唯物論的一方麵,精神生產和精神交往除了受到物質生產和物質交往製約的一麵外,還有其獨立性和能動性的一麵,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精神生產和精神交往的發展,反過來也推動著物質生產和物質交往的發展。按照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觀點,精神勞動和物質勞動的分工程度是社會發展的重要標誌之一。分工程度越高,精神生產和精神交往的獨立性越強,對社會整體發展的推動作用也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