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詞解釋
1.模式:是科學研究中以圖形或程式的方式闡釋對象事物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具有雙重性質:(1)模式與現實事物具有對應關係,但又不是對現實事物的單純描述,而且有某種程度的抽象化和定理化性質。(2)模式與一定理論相對應,又不等於理論本身,而是對理論的一種解釋或素描,因此,一種理論可以有多種模式與之相對應。
(郭慶光)
【參考知識點】
模式:是對某一事項或實體進行一種直觀的間接的描述,也“是對相對簡單狀況所做的象征性的合乎邏輯的設想,這是一種心理上的設想,擁有同原始的客觀體係相同的結構屬性。”模式是曆史的產物、現實的抽象、原物的映現、理論的簡化形式。
(邵培仁)
2.傳播模式:是對傳播活動的內在機製與外部聯係進行的一種直觀的、簡潔的描述,也是一種象征性的擁有同現實傳播活動相同的結構屬性的合乎邏輯的設想。於是,傳播模式也就成了我們正確認識傳播現象的一把鑰匙。
(邵培仁)
3.“5W”模式:由傳播學奠基人拉斯韋爾在1948年提出。該模式首次將傳播活動解釋為由傳播者、傳播內容、傳播渠道、傳播對象和傳播效果五個環節和要素構成的過程,為人們理解傳播過程的結構和特性提供了具體的出發點。後來大眾傳播學研究的五大領域,即控製研究、內容分析、媒介研究、受眾研究和效果研究,就是沿著拉斯韋爾的這條思路形成的。當然,作為早期的過程模式,這個模式還是不完全的,這主要表現在它屬於一個單向直線模式。拉斯韋爾雖然考慮到了受傳者的反應(效果),卻沒有提供一條反饋渠道,因而,這個模式沒有揭示人類社會傳播的雙向和互動性質。
(郭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