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愛樂交道:人生必由之路

尋訪樂聖貝多芬的足跡

字體:16+-

抗戰時期,我在嘉陵江畔合川的一所中學上學,最喜歡的課是音樂課。音樂課每周一次,在下午上課,我每周都盼望著這天下午快快地到來。我最喜歡的老師是音樂老師羅鬆柏先生。他是湖南人,他教課時用湖南口音通過共鳴腔說話,聲音很大,今天猶在我耳邊震響。他教音樂不僅上課認真,而且在課外熱心組織各種音樂活動。這些活動我都參加。有一天他在他自己的一架搖發條的留聲機上用竹針(抗戰時買不到鋼針)放送貝多芬“田園交響曲”,從此以後,在我的心中樹起了不可磨滅的貝多芬崇高的形象。

這首交響曲讓我感受到音樂這種藝術具有影響人類心靈的巨大力量。我立誌要從事這樣的工作,於是我在中學畢業後上了重慶青木關國立音樂院—抗日戰爭時期全國唯一的音樂學府。

但事與願違,由於我急於提高我的鋼琴水平,以能早日彈奏貝多芬的作品,在深夜加班練琴,觸犯了校規並被剝奪了練琴權利,氣憤之下休學離開了音樂院,去滇西服役,為那時的盟軍—美軍軍官做翻譯。

後來我轉入昆明西南聯大學外國文學,然而我“身在曹營心在漢”,心裏總抱著有朝一日再回青木關複學、繼續實現學習我所熱愛的貝多芬音樂的願望。但命運作了另外的安排,我進了西南聯大後,那裏的民主空氣和自由的學術風氣吸引了我,後來我被卷入昆明的“一二·一”反內戰學生運動,目睹同學被國民黨特務軍警慘殺,我就不忍心離開患難與共的西南聯大的同學了。

我離開了國立音樂院,並沒有離開過音樂活動。大學時代,我一直在與學生運動相結合的群眾歌詠活動中當合唱指揮;我也沒有離開貝多芬,在昆明西南聯大和後來北平的清華大學,隻要聽說哪兒放貝多芬的音樂,我必定設法前去聆聽;甚至在“一二·一”反內戰學生運動中,受貝多芬的第七交響樂影響,我寫出了死難烈士的“送葬歌”,這個歌,至今在昆明青少年中傳唱。後來我自己有了一架別人送的破舊的手搖留聲機,有著借來的一些唱片。一套克萊斯勒(Kreisler)演奏的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快轉唱片,不知道被我聽了多少遍,我很早就可以把它從頭到尾背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