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是民生之本、安國之策,是人民群眾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途徑。有了就業才會有收入,才會逐步過上好日子。因此,政府必須堅持把促進就業作為關係改革發展穩定全局的重大戰略任務,實行促進就業的長期戰略和政策。
3.1.1 創造就業機會
充分就業與經濟增長密不可分。一方麵,經濟的高速增長有助於就業率的提高。1962年美國著名經濟學家阿瑟·奧肯通過對美國經濟的實證分析,發現當經濟增長率高於3%時,經濟增長率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失業率就會下降半個百分點;當經濟增長率低於3%時,經濟增長率每減少一個百分點,失業率就會上升一個百分點,這就是著名的“奧肯定律”。另一方麵,充分就業對經濟增長具有支撐作用,是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內生因素。從生產角度看,勞動力獲得就業機會,參加社會勞動,創造出大於其自身價值的社會價值,這是社會財富增長的源泉;從消費角度看,充分就業可以增加勞動者的收入,提高社會購買力,刺激消費需求,加快商品流通速度,並創造出新的生產需求,促進投資增加,從而拉動經濟發展;此外,充分就業還可以減輕政府的財政支出負擔,有利於經濟的持續增長。[1]
對於中國來說,中國是人口大國,經濟總量長期以來的快速增長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人口紅利,勞動年齡人口比重大這一潛在人口優勢條件轉化為了中國經濟的比較優勢。但是隨著中國老齡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不少專家學者認為中國的劉易斯轉折點即將來臨,中國人口紅利將逐漸弱化乃至最終消失。[2]因此,中國必須要在人口紅利消失殆盡之前,充分利用其促進經濟增長的作用,對勞動力資源進行更加充分的開發和利用。
近年來,我國在就業問題上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根據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就業持續增加,2013年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6 977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38 240萬人。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10萬人。2013年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05%,略低於上半年年末的4.09%。其中2009年到2013年的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如圖3-1所示。另外,通過圖3-2,我們可以觀察到自2000年以來,雖然城鎮登記失業人數呈上升趨勢,但近幾年已趨於穩定;城鎮登記失業率在2003年之前逐年攀升,之後的十年圍繞4%小幅上下波動,相對平穩。如果按照發達國家將4%~8%視作正常範圍的慣例,我國的就業形勢尚屬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