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1 改善出口產業結構
根據中國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效益指標的測算,中國對外貿易的出口產業結構在世界各國的發展水平中仍處於較低的階段,即“微笑曲線”的中間部分——粗放型、附加值較低的加工裝配階段;但同時也可以看到中國對外貿易的結構是逐漸改善的,並一直保持著良好的調整態勢。因此,為改善中國出口貿易的產業結構,解決過度依賴數量增長的問題,提高對外貿易的效益,一方麵需加大科研的投入,積極培育以研發設計為主的新興產業或科技園,同時鼓勵企業創新,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並完善國內自主知識產權的保護政策法規,創立自有品牌等;另一方麵,應調整出口貿易中各產業的比重,尤其是大力發展服務貿易,推動中國對外貿易向產業鏈的下遊轉移,不再單純依賴收取加工費來實現對外貿易規模的增長。
與此同時還應注意到,出口的產業結構很大程度取決於投資結構,尤其是外商投資結構。因此,要逐步調整、合理引導國內外企業的投資方向。在引進外商投資方麵,首先要轉變多數外貿企業以量取勝的思想,鼓勵采取以質取勝、以品牌為勝的經營策略;其次,要轉變現有的企業標準、行業標準甚至國家標準為國際通用標準,為國內企業打入國際市場、減少貿易摩擦提供良好基礎;此外,還應緊跟國際產業結構發展變化的潮流,積極發展智能化、無形化、綠色化等未來優勢產業;最後,加強行業協調管理,統一對外,避免抬價搶占貨源和客戶,低價競銷出口商品的現象。
8.2.2 改善出口商品結構
中國要優化出口商品結構,應在進一步充分發揮勞動密集型產品比較優勢的同時,積極打造和形成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優勢。勞動力優勢依舊是中國對外貿易的主要比較優勢,我們應在現有勞動力優勢基礎上,提高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加工程度、技術含量,並鼓勵和推動產業向內陸省份轉移。同時,中國已具備了大力發展技術密集型產品的條件。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量吸引外資,同時也引進了國際先進的技術和成套設備,大大提高了中國出口的技術含量,縮小了與發達國家之間的技術差距。目前,中國在航天航空、生物工程、遺傳工程、光纖通信、造船等科技領域已具備了國際先進水平。比如,中國已成為世界三大造船和船舶出口國之一。促進中國技術密集型產品出口重點在於機電產品,著重發展成熟技術和成套設備出口以及發展高新技術和新生代重化工業產品,比如生物和遺傳工程、汽車、計算機、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這要求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率和商品化率,逐步推動高新技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