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2013中國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報告

5.3 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社會效益指標的省際比較

字體:16+-

根據式5-1和表5-2,可以計算中國31個省(區、市)的社會效益指標。與國家層麵的年度指數相類似,省際指數也存在歸一化問題:2002年西藏的社會效益指數為0,原因在於西藏幾乎沒有外資企業或外資企業規模太小,難以獲得數據,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西藏不存在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的就業效應,因而歸一化問題會帶來指數的異常值。通過式5-2或式5-3進行去歸一化處理,得到調整的社會效益指數如表5-5所示。

表5-5 1993年、2002年、2009年和2010年中國各省(區、市)社會效益調整指數

續表

僅從表格所提供的數據粗略分析,即可發現外資企業就業和職工工資比較理想的省(區、市),其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的社會效益指標未必高於其他省(區、市)。例如,2002年北京的社會效益指數隻有不到0.3,而廣東的社會效益指數甚至隻略高於0.03,遠遠低於一些中西部地區。經過去歸一化處理後的指數,更能夠排除由於單純的地理優勢和政策優勢帶來的社會效益指數的虛高,因而更能準確地將各省(區、市)的指數放在同一衡量體係中進行比較。

圖5-4至圖5-7報告了中國31個省(區、市)1993年、2002年、2009年和2010年的社會效益指數變動情況。我們發現存在以下三個方麵的特點:第一,北京、上海、廣東的社會效益指數波動較大,且均在2002年陷入低穀,即加入WTO對北京、上海、廣東的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社會效益影響較大。第二,中西部各省(區、市)的社會效益指數平均高於東部地區,且波動相對較小,但中西部地區社會效益指數很少高於0.8,東部地區諸如江蘇、福建等地均高於0.8,可見雖然中西部地區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的社會效益指數存在較大的提高潛力,但是現在還沒有充分展示出來。第三,就2009年而言,一些傳統的東部開放省份社會效益指數下降較為明顯,如江蘇和浙江。與之相反,一些中西部省市社會效益指數明顯提高,如重慶和湖北。但是整體而言,2009年西部地區的指數較之2002年普遍下降,中部地區的下降趨勢則更不明顯,可見近年來我國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的社會效益指數普遍下降,且東部地區下降趨勢比中西部地區顯著。第四,2010年大部分省(區、市)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的社會效益指數有所回升,這可能是因為2008年金融危機對外貿社會效益的消極影響已經有所減弱。但是沿海或發達省份,如廣東、河北、福建等2010年的外貿社會效益指數依然略有降低,可見開放程度高的地區將要承受更長時期的消極影響,這也是理所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