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六要素”教學的理論與實踐

第十八節 中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教學行為方式

字體:16+-

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是為了適應信息時代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而設置的,以綜合實踐活動的一個學習領域作為課程形態的必修課程,以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發展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為主要目標,旨在幫助學生掌握信息時代生存與發展所需的信息技術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形成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應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基本態度與基本能力,養成健康規範的行為習慣與信息安全意識,為適應信息社會的發展打下基礎。故信息技術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信息技術課程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一、中小學信息技術學科的主動、互動、能動的含義

(一)中小學信息技術學科課堂中主動的含義

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共同發展的過程,中小學信息技術學科的主動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啟發、指導下,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主體作用,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對學習的各個方麵,包括學習目標、學習方法、學習策略、學習情緒等做出主動的調節、控製,通過能動的創造性的學習和探究活動,提升信息技術能力,培養良好的信息素養。

(二)中小學信息技術學科課堂中互動的含義

互動學習是合作學習的另一種表述,合作學習目標結構理論和發展理論均表明合作學習無論是從動機的角度還是從認知角度來看,合作學習方法都是一種具有優越性的教學方法。而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具有基礎性、實踐性、應用性和發展性特征,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信息素養受生活環境影響較大,采取合作學習方式可以有效促進學生整體發展,提高課堂效率,培養學生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溝通協作能力。中小學信息技術學科的互動是指在信息技術教學活動中,以異質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組織形式,在教師的指導下,依靠小組成員之間的互動和合作來完成學習任務,並以小組總體成績為評價標準的分工明確的學習活動,互動形式表現為生生互動、人機互動、師生互動。人機互動不僅指學生操作電腦係統、軟件時的互動,更強調學生與教師設計的課件、軟件的互動,確保學生主動、能動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