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0日 星期二
上上周,學校開展了秋實節(我校的節日)速算比賽。出題、閱卷、評分,雖然對於老師來說,確實又多了一份額外的工作,但看著獲獎孩子臉上的笑容,覺得還是蠻值得。所以,在學校隻發獎狀的情況下,我讓家委會購買了一些小禮物作為獎品。
最近觀察到,班上的孩子在課間特別喜歡玩“老師和學生”的遊戲,一排排孩子坐在花園的板凳上,一個孩子當“老師”,模擬講課。曾經偷偷地靠近他們,想聽聽他們“講課的內容”,然而總是有孩子忍不住喊:池老師好。所以他們的遊戲總是終止,讓我不能得償所願。
雖不能親耳聽到,但我卻可以想象得到。當老師的那個同學,其語氣和措辭,絕對是我和馮老師的翻版。也就在這一刻,也才擔心自己會親耳聽到一些“刺耳”的模仿語,那些語言,可能是我們的口頭禪,也可能是我們的無心之語,更有可能是我們盛怒之下的口不擇言。而此時,學生卻是如一麵明亮的鏡子,讓我不敢站到鏡子前去照一照自己,害怕看到那副醜陋的模樣,所以,唯有好好控製自己的言行了。
其實,當你習慣了用某種語言時,就會不經意地脫口而出。其實用語的習慣,還是來自於心靈。雖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但透過語言,又何嚐不能窺視到人的內心呢?
我以劉可欽老師的話來勉勵自己:要笑著做老師,把陽光傳遞給每一個學生;蹲著看學生,學生會回報你每天的驚喜;樂著做同事,盡享工作帶來的友誼,不斷吸收有助於自己成長的因素;走向研究,享受成長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