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 丁祖詒:有強悍也有綿情
賀春蘭
3月12日,西安翻譯學院的創辦人、董事長丁祖詒先生辭世,作為一個長期關注中國民辦教育的媒體人,因為沒有麵對麵和丁祖詒先生交談過而遺憾。
在我十多年的民辦教育報道生涯中,對丁先生有過三個片段式的印象,一次是十多年前,因為本報記者參與的一則批評式報道,丁先生高調地在北京更大的媒體圈子內開新聞發布會回擊,於是,頭腦中留下了一個“大炮”的印象。
第二次是2004年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公開批評西安翻譯學院一則在洛杉磯時報上的廣告宣傳,當年我作為媒體人,親曆這一幕。甚至之後有民辦學校校長打電話給我,“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希望對民辦教育寬容些”。應該說,當時對先生是曾有過質疑的。
2011年5月,終於有機會隨全國政協民辦教育考察團來到終南山下,走進丁祖詒先生創建的千畝校園,走在偌大的、鬱鬱蔥蔥、書聲琅琅的校園中,心中頓時生發出尊敬。當時他已經病得很嚴重,打著點滴坐著輪椅,在醫院人員的陪同中出席,但思維清晰、話語鏗鏘而真摯,“今天終於得見天顏,我要反映……”聽病中的他義正詞嚴地反映政策訴求,我能強烈地感受到創業者的悲壯和創業者對中國社會、中國民辦教育的一片殷切情懷。
也正是那次,有機會看到他的一本散文集,看他在見到冰心老人時寫到大概這樣的語句,“我貪婪地迎接她的目光,我握著她的手,向她呢喃道”——不禁追問,這是一個怎樣真性情的人啊,甚至飽含浪漫,在大炮式的強悍背後,他又曾有著怎樣的柔情與辛酸?
而隨著老人的辭世,隨著一篇篇真切的紀念性文章,我終於能在老人身後,碎片式地感受他性情中的強悍與綿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