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外教育史

第四節 西塞羅、昆體良、奧古斯丁的教育思想

字體:16+-

古羅馬的教育思想具有很強的功利主義目的。與古希臘教育家總是從人的本質高度來談論教育不同,無論是共和時期的西塞羅,還是帝國時期的昆體良與奧古斯丁,他們教育思想的提出都是針對教育的現實意義來進行思考。本節主要通過分析西塞羅、昆體良和奧古斯丁的教育思想來認識古羅馬不同時期教育傳承與變革的特點。

一、西塞羅的教育思想

西塞羅(Marcus Tullius Cicero,前106—前43)是羅馬共和國晚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對羅馬教育的希臘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在當時的羅馬教育界,希臘教育思想對羅馬的傳統教育衝擊很大,引發了大量堅信羅馬教育傳統學者的危機感。許多教育家反對教育希臘化,甚至元老院中的一些元老都主張用政治的力量來保障羅馬的傳統教育,驅逐希臘的教師和學校。這時的西塞羅已經通過其政治才華被推舉為執政官,進入元老院。在元老院中,他努力改變人們將希臘文化與羅馬傳統對立起來的看法,通過一係列活動推動希臘教育與羅馬傳統教育相融合。最終,為羅馬教育傳統與希臘教育思想的結合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西塞羅看來,羅馬的教育傳統在於把公民既培養成一個踏實耕耘的農民,又可以成為一名勇敢善戰的士兵。這種教育已經不適應羅馬共和國民主政治的需要。隨著共和國的發展,羅馬需要大量了解民主政治、能夠在元老院中獲得支持、善於管理的政治家。希臘教育中,接受過雄辯術、哲學、邏輯學、曆史學、政治學等門類教育的演說家正是羅馬共和製度所需要的人才。因此,希臘雄辯術的教育模式正是羅馬所需要的。此外,西塞羅也指出羅馬的教育傳統也不應該被拋棄,希臘教育所追求的哲學王的培養並不是羅馬人所追求的。羅馬人需要的是知識全麵,善於管理的實幹家、政治家,而不是希臘人所追求的將哲學作為最高目標的完美的人。希臘所創造的哲學、雄辯術等教育門類隻是實現培養羅馬人才的手段而非目的。西塞羅在教育領域並不是希臘哲人似的理想主義者,而是一個重視政治效力的實用主義者。西塞羅所倡導的羅馬教育傳統與希臘教育的融合有力地推動了羅馬教育發展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