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外教育史

第六節 戰國後期的重要教育論著

字體:16+-

戰國末年,在經曆了長時間的思想學術爭鳴之後,各大學派都開始對自家學說進行理論總結,集中論述教育問題的理論著作不斷湧現。這些教育論著思想深刻、觀點鮮明、涉及問題廣泛,共同促成了中國古代教育理論發展的一個高峰。其中,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是儒家經典《禮記》中的三個篇章——大學、中庸、學記。

一、《大學》中的教育思想

《大學》是先秦時期儒家道德教育的重要文獻。文中明確闡釋了大學教育[75]的基本綱領和程序步驟,體係完整、邏輯嚴密。宋代理學家認為它是“初學入德之門”,故將其列作四書之首,成為後世的基本教材之一。

(一)“三綱領”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是對大學教育目的的綱領性概括。明明德,就是使天生的善性——“明德”得到明複和發揚。親民,即新民,就是推己及人,把個人自身的善轉化為他人乃至全體民眾的善。止於至善,就是以達到至善的境界為最終目標。每個人的身份不同,至善的境界要求亦不同,“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為國人交止於信”。

“三綱領”以思孟學派的性善論為出發點,由個人的道德修養延伸至整個社會的革故鼎新,充分體現了儒家以教化為手段的仁政、德治思想。

(二)“八條目”

為實現“三綱領”的教育目的,《大學》進一步提出了八個教育步驟: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條目”由小到大、由近及遠、由淺入深,構成了一個前後相續、環環相扣的完整的道德教育過程。

(1)格物、致知,是大學教育的初始階段。其任務在於學習儒家德行藝能等方麵的知識,並加以綜合,達到融會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