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社會性的動物。在社會生活中,人們幾乎每天都要和他人打交道。從動機上說,人們需要通過人際交往尋求和建立與他人的各種關係。每個人在社會中都希望得到他所關聯和重視的個人或群體的支持、喜愛、接納。個體與他人在這樣的社會互動過程中形成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聯係的心理關係即人際關係。[6]這些關係包括親屬關係、朋友關係、同學關係、師生關係、雇傭關係、同事及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等,並且個體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會根據社會情境以及相互之間不同的關係成分,表現出不同的交往心態與行為。在社會心理學領域,人際關係向來是重要的研究主題之一。從關係的視角分析人們的心理和行為,考慮關係情境來發展社會心理學的理論和研究,已經成為一種趨勢,甚至有學者提出了“關係科學”(relationship science)的概念。國內外學者從跨學科的角度,采用多元化的方法,對人際關係過程中的生物特征、社會文化現象和內在心理曆程等都進行了深入的探究。
中國社會被認為既不是個人本位,也不是社會本位,而是一個“關係本位”或“關係中心”的社會。[7]“關係”是理解中國社會結構的關鍵性的社會文化概念,是中國人用以處理其日常生活的基本儲藏知識的一部分。[8]可以說,關係在中國人的社會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甚至牽涉中國人社會生活的全部。在研究與分析中國人的心理和行為時,對中國社會中的“關係”的理解顯得尤為重要。例如,楊宜音認為,中國社會心理學家以儒家“關係”概念為中心的群己關係研究範式與北美社會心理學家的個體主義方法論範式以及歐陸社會心理學家以群際關係為中心的研究範式都不同,在討論中華文化背景下的群己心理聯係時,人們應注重“關係”這一特有的文化心理機製。[9]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心理學家和社會心理學家對中國社會中的“關係”“臉麵”和“人情”等進行了大量的理論與實證研究。在理論研究方麵,學者們建構了一些試圖揭示中國人的人際關係和人際互動規則的理論模式,如黃光國的“人情與麵子”模式,何友暉、陳淑娟、趙誌裕的“關係取向”理論,楊國樞的“社會取向”理論,楊中芳、彭泗清的中國人人際交往模式,黃囇莉的“人際和諧/衝突的動態模式”等。在實證研究方麵,學者們探討了中國人的人際關係界限和不同關係中的交往法則、人際關係的分類及認知維度、人際衝突與和諧的轉化機製、關係運作的方法等。[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