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知識與教養之間

麵對人與自然的分離

字體:16+-

自古以來,自然帶給我們人性的洗禮,我們與自然相互依戀,人與自然是無隔的。所以才會有陶淵明的歸田園詩,要從政治權輿之中跳出來,回到自然。“采菊東南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的詩歌傳達出人對自然的依戀之情。自然是人類永恒的家園,不隻是物質的,更是精神的。就在人與自然的和諧中,我們感受到了自然的詩意,對自然詩意的發現,就是對自我心靈詩意的發現,是個人主體意識在與自然相遇中的重建。

人與自然原本就是一體的,人築居在自然之中,人的生命從根本上是與自然一體的。隨著技術的發達,隨著人類自立能力的提高,人逐漸把自己從自然中隔離開來,人與自然形成一種“有隔”的關係,人發現自己可以擺脫自然而生活在自己建構的關係中,自然成了人類的一種工具。從“聽取蛙聲一片”到“青蛙好吃”,青蛙已經被徹底物化了,不再是大自然之中一個有機而獨特的生命體,不過是一具有使用功能的美味的物。出去旅遊,如果你把世界看成療治你創傷的藥,你和自然還是相隔離的。這是自然的物化、自然功利化的典型。當我們以功利的眼光來看待自然時,就意味著我們自身的物化、功利化,周圍的一切都成了我們的工具。正因為如此,我們才需要去尋找生命的真諦,找到人類生命的出路。通過自我生命向自然的敞開,重新找到生命的豐盈。自然是豐盈生命最重要的形式,人從根本上就是自然,生態的失衡從根本意義上就是人心態的失衡。這些都是我們每天可以親曆的事情,我們都生活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中,我們都可以走近自然,親曆自然,讓自然也走進我們的世界,成為我們生命的本原性基礎。

當下人普遍存在著焦慮和不安,從根本上來說是因為人與自然的背離,這裏的自然不僅是外在自然,同時也包括個體內在的生命自然。我們的教育中也存在把人不當自然的人,而當應試的工具的現象。尊重自然、尊重自我生命的自然,這是人類生存最重要的理念,也是教育的至關重要的理念。每個人都是一個人,這是說人的尊嚴;每個人都隻是一個人,這是說人作為自然存在的限度。所以,我們需要時刻記住的基本理念就是:每個人都是一個“人”,不是工具,不是物;每個人都隻是一個“人”,不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