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去嶽王亭那邊走走,看見一群學生正在進行“紅歌聲聲獻給黨”的活動。在冬日的暖陽裏,在山上成熟的深紅翠綠的映襯之中,聽著一首首經典的老歌,《十送紅軍》《龍的傳人》等,確實還是別有一番滋味。
接著就聽到了充滿**的“少年中國說”: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穀,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吸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幹將發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此刻,從年輕學子生命中傳出的這些熟悉的文字,就像古典的黃銅所鑄,圓潤生動,豐姿綽約地來到我的眼前,讓人止不住胸懷激**。我深深地感染於梁啟超那一代先行者的文化胸襟與卓越的心智。在那個年代,在那個我們小時候的教育中所謂黑暗的時代,一代巨子梁啟超,敏銳地把目光投向整個世界與曆史,鷹一般敏銳的眼光一下子就抓住了要害:“少年強則國強”。跟今天此起彼伏的“以人為本”的口號相比,梁啟超的聲音無疑更勝一籌。盡管他的話語中不乏中國傳統知識人的大國豪邁之情,但在那個年代,能如此振臂一呼,自然不失為“黃河之水天上來”,實乃是在傳達一種新的文化氣象,一種超越傳統的遲暮沉沉的文化陰霾,而意欲重新煥發一個古來民族之鳳凰再生的胸懷和氣魄。
梁啟超做“少年中國說”的時間是1900年2月10日,至今已百年有餘。今日的中國早已不同於梁啟超的時代,甚至已經可以不乏豪情地談論國富民強。但仔細叩問,茲茲縈懷於國人的國富民強夢想中,我們的少年就真的已經強起來了嗎?他們在哪些方麵強起來了?我們是否還擁有梁啟超的那種文化襟懷?問題可能遠不是“有”或者“沒有”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