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知識與教養之間

陽光下的行走與呐喊

字體:16+-

2007年12月6日到清華附小看到一兩個班的學生在上體育課,老師帶著學生整齊地行走,很有節奏地喊著“一二三”。冬日的陽光暖暖地照著,我看著孩子們一邊喊著,一邊整齊地向前踏步,這就是冬天裏最好的一道風景。其實,這同樣是,甚至更是童年最美的一道風景——自由地行走,並且呐喊在冬天的陽光之中,讓兒童的生命在冬日的暖陽中自由地舒展,感受體貼入微的陽光的溫度,稚幼的生命,單純、溫暖,而又豐盈。這莫不是我們對美好童年的期待?

稍有些遺憾的是,我總感覺我所聽到的清華附小的孩子們的呐喊聲中總帶著那麽一種文縐縐的原初生命被整飭的痕跡。孩子們的聲音雖然好聽,但總感覺有一種表麵的華麗,缺少基於兒童生命自然的無遮攔的、酣暢淋漓的、生動的呐喊。或者說,孩子們的內在生命**並沒有在冬日的暖陽中被充分地調動起來,他們在行走與呐喊的過程中,始終清醒地保持著自己的學生身份與對體育課堂的意識,他們還沒有沉醉其中,他們沒有忘記社會化的自我,而被還原成陽光下自然與自由的生命。許多時候,他們喊出的並不是他們自己,他們更多的也許隻是喊給老師們聽——是一種麵向他人的表演,而不是喊給自己聽——在自我的生命視界裏,自由地舞蹈。

這不由得讓我們思考,究竟什麽是教育,教育是否就是生命的文飾?教育的起點在哪裏?教育是否可以否棄生命原初的淋漓充沛之氣?還是應該在文飾的過程之中保持生命內在的、原初的豐沛之氣,從而讓我們的生命在教化的過程中不失生命原初的**,從而使我們的整體生命形態優雅、健康、豐富,而又不失自然的本色。這對於當下技術化的教育中越來越孱弱的生命原初之氣,以及越來越多的心理問題湧現,還有“男不男,女不女”的生命姿態,特別是我們的教育中男孩子越來越少地具有一種必要的剛性氣質等問題,難道不是當下的值得我們深思的教育的根本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