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如何引導個體在日常生活中找到自我?蔡元培把美育作為溝通現象世界與實體世界的橋梁,那麽美育作為一種形成,內容是多種多樣的,最關鍵的是三個:愛感、美感、死感。
關於愛感
湖南有名的花鼓戲《補鍋》是一部很有教育意蘊的戲曲。《補鍋》從整體中的我轉向個體中的我的過程,以革命者的身份進入補鍋這個活動中的時候,他的自我是隱匿的。“革命工作沒有好壞之分”,革命身份遮蔽了自我的身份,個體意識與整體意識微妙的變化,在補鍋的過程,常會流露出屬於他自我的生命痕跡來。
為革命工作是很光榮的一件事,但實際上,去掉革命這個“魅”,補鍋並不是一件能顯現個人生命意義的事件,因為個體生命和革命事業的同一化,使個人的感受性處於一種缺席的狀態。恰恰在這個背景中,出現的又是一個生命的故事,在革命大背景中,個體生命是如何顯現的呢,或者說在革命大背景中,個體性如何成為可能?
很顯然,從整體到個體意識的源泉就是愛感,正是愛感讓這個補鍋者由一個“去我”的個體變成“我在性”的個體。愛感使個體站出來,回到自我。作為發生在個體生命中的真實的愛,它是一種關涉,是一種生命的聯係。正是在生命的聯係中,個體回到自我,並且找到自我,所以愛感本真就是一種屬己性的情感,從自我生命出發抵達他人。愛愈充分,則自我個體敞開的程度也愈充分,正是在愛中,我們成為“自我”,成為你自己。
關於美感
《尼多斯的維納斯》,古代雕塑中的極品。傳說他的作者普拉克西特曾以情人芙麗涅為模特,雕刻了兩尊愛神維納斯像,一尊穿衣,一尊**。科林斯城居民選擇了**維納斯,這一雕塑使尼多斯城名震希臘。到今天,這尊雕塑共有大約200件模仿品。專家們還在爭論原作誕生的日期,以及維納斯是正準備脫衣洗澡,還是洗完正在穿衣服……他們隻在一件事上達成共識:愛神維納斯不可能因為羞恥而去遮擋自己。如果她把手放在身下,可能恰恰為了展示她所掌管的是愛情衝動根源。芙麗涅被以“褻瀆宗教”這一大逆不道的罪名受審。為芙麗涅辯護的人叫伊貝西德,他為她耗費唇舌說完辯詞之後,走到芙麗涅麵前,當著全體審判席,猛地脫掉她的衣服,就像為廣場上一尊落成的雕塑掀開幕布那樣。震驚、讚美、欲望,還有突如其來的憐憫,審判席當即宣布芙麗涅無罪!另外一個版本是,芙麗涅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向審判哀求。淚水盈眶的她超乎尋常的美麗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