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早期兒童自我認知發生發展研究

第三節 4~6歲,幼兒自我認知能力的培養

字體:16+-

【案例】

“我是高個子。”“我是男孩。”“我是媽媽的乖寶寶。”“我舞蹈跳得好。”“我的衣服很漂亮。”“我字認得多。”“我……”咦?幼兒園的小朋友們爭先恐後地在幹什麽?原來老師讓小朋友們說說“我是誰”,這絕對難不倒聰明的小朋友們,於是大家都爭著搶著你一句我一句地說個不停。老師問:“妮妮,為什麽你說你的舞蹈跳得好?”“我媽媽和老師都是這樣說的啊!”妮妮似乎有些不屑一顧地說。

【分析】

自我認知指個體認為自己是區別於他人和物體的獨立個體,是個體與他人在互動的過程中形成的關於“我是誰”的概念,是個體對自己的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麵的認識。老師讓孩子們說說“我是誰?”,其實就是在了解孩子對他們對自我的認知。幼兒的自我認知主要表現在對自己外部特征進行評價,如“高個子”“衣服漂亮”等,但隨著年齡地增長,逐漸出現從認識外部行為逐漸向認識內心品質轉化的傾向。幼兒對自己的認知開始是依從性的,依賴於成人對自己的評價,常常把家長和老師的話作為強有力的“證據”,就像例子中的妮妮一樣,問及她對自己評價的原因時,她就把老師和家長的話“搬”出來了。這個階段的孩子往往用一個典型特征來描述自己,如一個愛玩足球的孩子可能稱自己為“足球小子”,直到6歲,孩子們開始能夠全方位、多角度地認識自己。

【建議】

一、通過實踐,讓幼兒認識現在的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的生理特點(如自己多高、多重等)、心理特點(愛好、性格、能力等)、社會角色(如在幼兒園是一名學生,在家是父母的乖寶寶等)等。

(一)獨自探索樂無窮

在孩子眼中,生活中的許多事物都是那麽新奇,那麽有吸引力,給孩子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兒童自由探索、嚐試各種活動,在這樣的活動中激發他的好奇心、求知欲,在不斷地探索過程中,讓他體驗到成功的興奮和喜悅。另外,通過實踐,兒童能夠更加了解自己,認識到自己的“能”與“不能”,知道自己喜歡什麽,不喜歡什麽,使兒童在實踐活動中認識自己的能力和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