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是有主觀能動性的人,在教師的教育和引導下,他們由不能而能,由離不開教師的指導與幫助到一定程度尚需要教師的指導和幫助,再到能自主地按照一定的標準去主動自覺地發展自我,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僅要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的現狀,這種認識是個體發展的必要的起點和基礎;而且要幫助學生了解自我可能是什麽樣子,朝著那個方向去成長;更要善於幫助學生逐步具備自我發展、自我塑造的能力,逐步使他們真正成為自我教育和自我發展的主體,最終成為自我,實現個體個性化的發展。為此,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麵入手。
一、培養學生自我塑造的意識
教師要引導學生知道,每個人在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人的發展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發展路徑會導致不同的發展結果。尤其要使學生認識到,每個人都是自身發展的主人,每個人都有主動選擇自己發展路徑與方向的可能和權利。正如英國著名詩人斯賓塞(Edmund Spenser)所說:“人生就像一塊石頭,你要把它刻成神仙或是魔鬼,悉聽尊便。”要想擁有美好的人生,就必須自覺主動地去努力。並給學生舉出一些典型人物的事例引導學生感受體會。以此激發學生產生塑造自我的動機與願望,強化學生注重塑造自我的意識,為學生以積極的心態和堅定的信心主動地自我塑造奠定認識與情感的基礎。
二、提供榜樣,激發信心
對於學生來說,究竟該向什麽方向發展,選擇怎樣的發展路徑,他們往往是困惑和迷茫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於結合教學內容給學生展示人生豐富多彩的發展方向與路徑,為學生提供沿著真善美方向成功發展的榜樣,使學生在自我發展的道路上有所參照,激發他們奮發向上的決心和信心。引導他們堅信一個人要是希望自己發展的話,他便可以決定自己的發展。從這個角度來說,人確實是他命運的主宰。沒有什麽是能促使一個人發展的;隻有在他希望發展,而且,他獲得了真正的感悟之後,他才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