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箱庭療法的心理臨床

第一節 兒童青少年的哀傷谘詢與箱庭療法

字體:16+-

如前所述,哀傷谘詢與治療的臨床實踐在中國起步較晚,而在西方國家已經發展為一個專門的谘詢方向。傳統的哀傷理論和新發展的哀傷理論相互補充,充分說明對哀傷的心理谘詢必須綜合考慮哀傷過程的多重影響因素,喪親兒童青少年的谘詢方法的選擇必須考慮采用非單一成分的谘詢方法。

一、兒童青少年的哀傷谘詢

現有心理學文獻中專門描述兒童和青少年哀傷反應的並不多,但是在文學作品中多有描述。近期筆者正在閱讀田增先生所著的《小沙彌》,文中作者就曾經用一條哈達表達了與母親分離的哀傷情感。

根據臨床經驗對兒童和青少年的哀傷反應進行觀察式記錄和總結,研究人員發現兒童與青少年是具有哀傷反應能力的。若以時間來劃分,立即的反應包括安全感缺失、噩夢、恐懼、退縮、難過、固著、抑鬱、焦慮及困惑;隨著時間的推移,大約在喪失事件發生後數月至一年,反應有可能會是壓力、學業不振、情緒低落、人格轉變、沮喪、恐懼、破壞性行為、消極;而在一年之後,仍可能會有沮喪、社交障礙、情緒或心理適應不良、發展遲滯、自殺想法或其他破壞性行為、藥物及酒精濫用、學業退步等。也就是說,兒童和青少年的哀傷通常會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賈曉明認為,兒童和青少年遇到喪失時可能造成的創傷比成年人要大得多。隨著年齡的降低,造成心理創傷的可能性會增大。

(一)哀傷谘詢的任務

每個喪親兒童青少年的哀傷反應與哀悼過程具有獨特性(Martina Tomori,2000)。沒有兩個兒童的哀傷反應會一模一樣,也沒有兩個兒童的哀傷過程的時間表會完全相同。因此,對喪親兒童進行哀傷谘詢的主要任務有以下幾點。

第一,在兒童的發展能力下,提供可被兒童接納的方式表達其哀傷情緒,促進兒童能為喪親表達哀悼,去體驗喪親的哀傷過程,將其對喪親的哀傷反應與經驗正常化,而非逃避或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