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箱庭療法的心理臨床

第一節 箱庭療法概要

字體:16+-

箱庭療法(sandspiel, sandplay technique, sandplay therapy) 也稱為沙盤遊戲或沙盤療法,在我國台灣地區也習慣稱為沙遊,是指來訪者在治療者的陪伴下,從玩具架上自由挑選玩具,在盛有細沙的特製箱子裏進行自我表現的一種心理療法(張日昇,1998,2006)。

作為心理谘詢與治療的技法,箱庭療法的有效性已經得到國內外臨床實踐的廣泛驗證。箱庭療法最初用於兒童心理治療,隨著心理治療領域的發展以及箱庭療法的普及,其應用範圍逐漸從兒童擴大到成人、家庭以及團體。

心理臨床實踐證明,箱庭療法適用於自閉症、多動症、焦慮症、強迫症、抑鬱症、創傷後應激障礙等的心理谘詢與治療。箱庭療法也適用於個體及團體,對豐富個體的情感體驗,促進自我成長及人格完善,改善團體的人際關係及增強團體的凝聚力也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與此同時,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箱庭療法已不僅僅是一種心理谘詢與治療的方法,更是一種為學生解決心理困惑,帶來更多快樂並促進心理成長和發展的心理遊戲或心理輔導工具。

一、箱庭療法的起源和命名

箱庭療法起源於英國倫敦,是小兒科醫生勞恩菲爾德(M. Lowenfeld)於1929年創立的世界技法。瑞士心理治療家卡爾夫(Dora M. Kalff)發展了勞恩菲爾德的世界技法並用“sandspiel”(sandplay therapy)對其命名。日本臨床心理學家河合隼雄跟隨卡爾夫學習了這一技法,並於1965年將這一技法介紹到日本。在日本的民間遊戲中,有一種類似的遊戲方法叫“HAKONIWA”,漢字寫為“箱庭”,是指用一些小模型在盒子中創造圖景,如同中國的盆景。由此,河合隼雄將“sandplay therapy”命名為“箱庭療法”,而不是沙遊戲或沙箱遊戲治療。

箱庭療法是筆者1998年從日本引進中國的。立足於東方文化和中國傳統園林盆景藝術的精髓,考慮到其對東方文化的繼承以及與中國傳統園林庭院和盆景、盆栽藝術的相似性,在“箱子裏製作庭園”可以更好地表現卡爾夫的“sandplay”的原意,故沿用河合隼雄將其介紹到日本時命名“HAKONIWA”的漢字“箱庭”這一名稱,一般也就將“sandplay therapy”說成“箱庭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