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者:林雅芳
督 導:張日昇
一、個案介紹
默默(化名),某重點中學高二學生,16歲,獨生女。主訴近兩個月來情緒不穩定,易激惹,有自殺傾向。高中入學之後一直在接受抑鬱症的藥物治療,並一直在學校心理谘詢中心斷斷續續地接受心理輔導,但是並沒有係統地進行長期有效的心理谘詢,後由學校的心理老師將其轉介到治療者處,希望接受係統的箱庭治療。為了更好地理解後期幹預的過程,治療者首先對來訪者的情況做了梳理,包括來訪者的主訴、他人反饋、家庭狀況及成長史等。
(一)主訴
默默主訴自己情緒起伏很大,經常會因為一點小事而生氣或者失落很久,也比較容易發怒,晚上睡不好,經常胡思亂想,上課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經常會覺得對不起父母和老師的辛苦培養而感到分外愧疚,思維還是很清晰,事情也是明白的,但經常會感到混混沌沌的,有時候會想自殺,但是一想到父母的辛苦就會打消這種念頭。
(二)他人反饋
默默第一次是和她的朋友晨晨一起過來的,看得出兩個人之間關係密切,比較依賴。她的朋友反映,默默通常比較溫婉,但其實是一個內心非常敏感、脆弱的人,她們兩個人之間甚至會為了一句話而生幾天悶氣,經常是陰晴不定的,而且默默的想法會比較偏激,隻是在陌生人麵前不會表達出來。
心理老師反映,默默的母親和外婆都是情感比較淡漠的人,因此默默入學時表現出來的抑鬱症狀引起了老師的注意。在多次的心理輔導中,心理老師發現默默了解自己的抑鬱情況,並且經常把這種情況當作自己特殊化的一種表現,並因此而提出更多的要求。
(三)家庭狀況及成長史
治療者了解到,默默是家裏的獨生女,父母都是工程師,父母關係不佳。父親內向、粗獷,與默默的關係較陌生,幾乎沒有溝通。父親的原生家庭在外地,因此她與父親家庭的關係比較疏離。默默母親那邊的家庭氛圍也比較淡漠,母親缺乏耐心,對女兒很少表現出親密行為,總是喜歡用教訓人的口氣跟默默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