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潤德澤:廣州文德路小學的教育故事

第一節 古越今秀的教育聖域

字體:16+-

一、府學文化的傳唱

廣州市越秀區文德路小學創辦於1933年,在曆史上曾多次易名。它曾是廣州市第四十六小學、街坊小學;1952年2月和1952年8月,分別與廣州市第十三小學、廣州市第七小學合並,改名為永漢區國民第一中心小學;1953年,與私立崇德小學合並,易名為北區第三中心小學;1961年,北區第三中心小學劃歸東山區管轄;1972年,民辦小學改製,珠光民辦小學部分師生並入,改稱為文德北路第一小學;1990年,更名為文德路小學。2014年,學校占地麵積為9308平方米,有36個教學班、1542名學生、80名在編教師。

校門

今天,文德路小學位於廣州市越秀區文德北路77號,地處文化教育的“聖域”,顯示出曆史悠久、書香濃鬱的特點。

(一)校居聖域教澤長

據史料顯示,文德路小學正居於昔日廣府學宮一帶。這裏側擁番山,一直是文化教育的“聖域”。

廣州最早名為“番禺”。《建廣府學宮記》記載:“一日,諸生百有五十一人以狀來請……鹹曰城東南隅有駐泊都監官廨,值番禺之前而風水且順,建學聚徒,此其吉地也。”

番山經過長期營繕,到明代已是萬木交蔭,因東南兩麵環水,水氣充足,雲霞自生,成為城中一大美景,即“番山雲氣”。所謂雲氣,可能是水汽、炊煙與祭孔之香煙繚繞於山中而形成的。倫以訓說:“嶺南英氣,鍾於會城。”他把番山雲氣比喻為“英氣”“衣冠之氣”“文明之氣”。清代,番山雲氣更具別樣色彩。有記載,“嘉慶間,番禺劉君霈寓於廣郡學宮之燕居亭。前有番山甚小,一日曉起,忽出白煙一縷直上。劉君是年遂入泮,後成進士”。學宮裏的士子都把番山之雲看作科舉中第的祥瑞。又有載,“采《愛蓮說》,植蓮於番山側之小池,士遊泳其間,有浴沂詠歸之遺意焉”。小池植蓮具教化大義,確實是儒門學校的特色。學宮為文翰薈萃之所,其中一井一池無不披有文苑色彩。廣府學宮大成殿後曾有一井,被稱為“翰墨泉”。井既為翰墨泉,池則順理應被稱作“翰墨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