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師者”對學生的愛不僅僅是一種品質、一種素養,更是一種智慧。
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先生曾把“情”和“愛”比作教育上的水。他說:“教育沒有了情愛,就成了無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罷,圓形也罷,總逃不了一個空虛。”在夏先生從教的時代,學校教育從製度和方法上走馬燈似的更變迎合,朝三暮四地改個不休。因此,夏先生擔心學校教育忽視自身生命所在——對人的培養。其實,在技術理性變得日益強大的今天,像夏先生這樣的對愛的教育的憂慮依然存在。某市教委在教師中隨機抽取100名教師,問:“您熱愛學生嗎?”90%以上的被試回答“是”;在這100名教師所教的學生中進行調查:“你體會到老師對你的愛嗎?”回答“體會到”的僅占10%。為什麽存在如此巨大的反差?原因應該是多方麵的,然而“文德師者”又是用什麽樣的方式向學生傳達愛的呢?讓我們一同走進“文德師者”的心靈,分享他們愛的故事。
這裏分享的,是文德路小學陳秀茹老師教書育人的故事。陳老師說,這個真實的故事,是她教學生涯中的心結。因為年少氣盛,她曾經質疑了一位病危母親對孩子深沉的愛,於是希望通過寫下這個故事來打開心結。而這個故事,又何嚐不是綻放著“文德心育”之花?
某天下午,陳老師在批改作業時,發現學生楚楚的練習本不再工整,楚楚媽媽潦草的簽名一直簽到了最後一頁。當陳老師從其他老師那裏了解到,最近楚楚學習狀態極差時,再也忍不住火氣,多次致電楚楚的媽媽。不過,陳老師的聯係始終沒得到回應。當陳老師把電話打到楚楚媽媽的辦公室時,才知道“她永遠地走了”……
我聽著單調的嘟嘟聲,心裏像被重重地打了一拳,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那一刻,我再次拿起楚楚的家庭練習本,輕輕地撫摸著楚楚媽媽的簽名,心中感到無比愧疚。我不斷地懺悔:對不起,我竟然這樣誤解了你。這一個個簽名,應該是你用最深沉的愛寫出來的吧。潦草的字跡並不代表你不負責任,當時你的心一定很苦吧?你知道這是你生命終結前唯一能為孩子做到的事情。是啊,你的楚楚太可愛,但是又太可憐了。現在,我能為她做些什麽呢?麵談?恐怕行不通。家訪?事情太突然了,連楚楚爸爸都難以接受,現在去,恐怕隻會加重他們心中的痛。怎麽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