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潤德澤:廣州文德路小學的教育故事

二、文德並得的教學

字體:16+-

(一)一個課例

2014年5月28日,一個初夏的早晨,杭州的骨幹教師們走進了文德路小學司徒瑜老師的課堂,司徒老師正在執教《石灰吟》一課。

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品味著“清白”在舌尖、在詞語、在於謙一生、在文脈傳承中的滋味。

師:“清白”是石灰的特點,石灰的煉製經過了哪幾個階段?請你們默讀詩歌,在詩句中劃出相關詞語,再用自己的話概括一下。

生:我畫出的詞語有“千錘萬鑿”“烈火焚燒”“粉骨碎身”。石灰的煉製,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先開采,再煆燒,然後就成了“清白”的石灰了。

師:你找得準確,概括也很正確。咱們再一起讀讀這三個四字詞語,你們體會到了“清白”的什麽滋味?

生:我體會到了“辛酸”的滋味。

師:你從哪個詞語體會到這層滋味的?

生:我從“千錘萬鑿”這個詞語體會到的。石灰要從深山中經過千錘萬鑿才能開采出來,再經過煉製,才能變成對我們有用的石灰。這讓我體會到它經曆的痛苦和辛酸。

師:好!請你讀一讀這句詩,要讀出辛酸的感受。

生:(讀詩)

師:謝謝你讓我聽到了辛酸的感覺。還有誰體會到其他的滋味?

生:我感受到了艱苦,這是一種苦味兒。

師:為什麽有苦味兒?

生:因為承受“千錘萬鑿”“烈火焚燒”“粉骨碎身”都是很艱苦的事,石灰的經曆是很苦的。

師:的確很艱苦,請你調調這三個詞的滋味,讀出這種艱苦的感覺。

生:我品到了默默奉獻的神聖感。

師:你讀吧!

生:我品到了傲然的滋味!

師:好!請你讀出來!

師:我們不再多說,把這些滋味放在心中。再一次朗讀,讀出你心中的感受吧!

司徒老師的引導讓學生們在品詞中感悟了“清白”的內涵。接下來,司徒老師又通過展示於謙四個時期的經曆,通過於謙的一生品讀“於謙之清白”。最後,司徒老師又通過各經典中的名句,引導學生品一品中華民族的“文脈之清白”:從陸遊的《卜算子·詠梅》到周敦頤的《愛蓮說》,從《離騷》和《論語》再拓展到鄭燮的《竹石》,同時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品讀自己的內心,以詩言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