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本哲學的凝練
2012年11月至今,陸蓓在文德路小學任職校長。此時的文德路小學,已是一所聲名遠播的優質學校。如何在傳承與創新中,讓這所名校發揮更大的價值,洋溢更大的教育品牌效應?這既需要校長擁有宏闊的教育視野,也需要師生付出更有力的教育作為。
2013年7月18日,廣州市教育局印發了《廣州市教育局關於以學校特色發展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指導意見(試行)》。這為廣州市各基礎教育學校總結推廣特色學校辦學經驗帶來了機遇。
抓住這一契機,陸蓓校長帶領全校師生審視文德路小學特色化辦學的曆程,進行全麵的梳理,總結特色學校辦學經驗,並係統建構了“文潤德澤”的學校教育哲學,整體鋪排了“在文潤德澤中積極發展”的辦學路向。
(一)“文潤德澤”有來由
地處“廣府文化”的中心,文德路小學與“文”與“德”耦合的,不僅僅是因地名“文德路”而來的校名,更是傳唱著“廣府文化”的精髓。而其傳唱的旗幟,就是“文潤德澤”的學校教育哲學。在文德路小學的校園裏,有一棵大榕樹,下麵立著一塊大石,上麵刻著的就是“文潤德澤”。它是文德路小學信奉的教育理念。
這一學校教育哲學有著怎樣的來由?文德路小學在申報廣州市義務教育階段特色學校的自評報告中,講述其來由有三:在地文化、本校曆史和時代發展。
第一,從在地文化中尋找辦學的能量。
文德路小學位於越秀區文德北路77號。文德路地處“千年商都、廣府文化”的中心,是廣州曆史悠久的文化街,沿路及周邊曆來有古玩文物、字畫裝裱等商店,也有秉政祠、無著庵、番山亭、城隍廟、南越國宮遺址等名勝古跡,更有萬木草堂、番禺學宮、廣州貢院、鳳和書院舊址等教育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