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特殊教育和我:樸永馨口述史

學術交流博眾長

字體:16+-

1988年,在莫斯科教師之家的蘇聯特殊教育師範慶祝會上,在座的有魯鮑夫斯基、阿格涅祥、馬拉費耶夫等教授

學術交流要博采眾長,不能隻學習一個國家,隻學習一個國家是要吃虧的。以前日本人侵略中國時,我們的很多東西都被迫學習日本;後來20世紀四五十年代,我們主要學習美國;新中國成立後,我們又學習蘇聯;20世紀60年代以後,我們又開始以學習美國為主。1988年,我去蘇聯交流,蘇聯教育部的特殊教育委員會請我去講美國的特殊教育,來聽的都是他們學術界的權威。我很奇怪,為什麽要讓我一個中國人講美國的特殊教育呢?他們認為,蘇聯人講美國特殊教育,會罵美國;美國人來講,就會吹噓自己;而我是中國人,能比較客觀地分析美國。我那時已經去美國訪問多次,於是結合在美國拍攝的照片分享了我眼中的美國特殊教育。這件事情讓我想到了我們中國,我們不能隻與個別國家來往,而應該多方麵了解更多國家,然後去思考哪些對,哪些不對,哪些合適,哪些不合適,在充分了解和對比的基礎上來發展我們中國自己的特殊教育。因此,我費那麽大勁兒去搜集俄羅斯特殊教育的資料,去翻譯俄羅斯特殊教育學者的著作,就是希望年青一代能夠了解更多的信息,更加多元地看待世界特殊教育的發展。

我退休後一直想建立中國特殊教育與俄羅斯特殊教育的聯係,希望大家能夠更多元化地了解世界特殊教育。現在很多人都願意去美國、英國,但是我們對俄羅斯的了解也要加深。我這一代人跟俄羅斯還有聯係,俄羅斯現在很多研究特殊教育的學者都是我的師弟師妹,我們有共同的老師和共同的母校。有了這層關係,我們可以很方便地去了解他們的特殊教育情況,向他們尋求資料也比較容易,這對我們有很多好處。我希望借助自己的這些優勢建立中俄兩國特殊教育之間的聯係。俄羅斯以前和中國有相似的地方,我們應該去了解俄羅斯特殊教育發展的情況,了解哪些是穩定的,哪些是變化的,穩定的可能就是特殊教育發展的共同規律,變化的可能就是俄羅斯特殊教育的特殊性,我們就要從中吸取教訓。我們同時也要了解美國、日本等國家的特殊教育,這樣才能博采眾長。就我個人的特殊教育觀而言,美國強調學生的個性自由發展,俄羅斯考慮社會需要,我主張要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問題,將二者結合起來,既要考慮社會需要,又要考慮個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