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全球視野下的陶行知研究(第八卷)

踏著陶行知的足跡獻身中國教育事業[1]

字體:16+-

在香港我已經教了中國學生三十來年,最近四年,我又在南京教中國學生。我確實感到自己成了中國的一部分,中國青年當中的一員。我的學生為了實現他們的理想而付出的熱情、幹勁和辛勞,激勵並鼓舞我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獻給普及教育的事業。在這一點上,我和陶行知先生的理想是一致的。我將踏著他的足跡前進並為此感到自豪。還在我年輕的時候,我就對中國和中國人民很感興趣,但直到1986年我才有機會來到中國大陸工作,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我是1966年開始知道陶行知的。陶先生的名言“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道出了我的心聲。這是我最初“接觸”陶行知。我想更多地知道說這句名言的人。直到1986年我到南京外國語學校任教時這個機會才來到。我在“南外”所教的班級中,有替南京曉莊師範代培教師的“中師班”。中師班學生平時幫助我了解陶行知,使我對陶先生的認識由模糊變得清楚並逐漸豐富。後來,我又去拜訪了陶行知先生創辦的曉莊師範學校。走在陶行知紀念館展廳中,我覺得陶先生仿佛就在我們身邊,正在給我們講述他的教育思想。過去我對陶先生隻有“直觀”的認識,現在終於得以充實。

我第二次“接觸”陶行知,是去參加南京市陶行知研究會成立大會。這次大會使我對陶行知先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與獻身精神,他百折不撓的勇氣和毫無私心的奉獻,他的作為,他的成就,他對理想的忠誠和信念,像火炬一樣,點燃了我。

陶行知先生有一個宏願,那就是把為封建主義所禁錮的死氣沉沉的農村變得生氣勃勃,要結束隻屬於少數人的士大夫教育,要把教育普及於大眾。隻有普及教育才能改變中國。他充分認識到普及教育是一切改革的基礎。他認為沒有普及教育,現代化不可能奏效。他為占中國人口百分之九十的農民受教育的權利而奮鬥,他成功了。他所倡導的普及教育使他的同行們也覺醒了,他們開始為實現當時國家最偉大的現代化而努力。陶先生主張的“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方法是非常切合實際、包括全麵的。中國過去的教育是屬於少數人的士大夫教育,陶先生主張徹底改變這種狀況,要把教育普及於大眾,讓教育為社會服務。他從不脫離鄉村教育,從不把自己關在象牙塔裏而是紮根基層,既教、又學,還實踐。他不要名望和榮譽,拒絕提升,一心一意獻身自己的理想。他創辦了曉莊師範,把自己在金陵大學、而後在哥倫比亞大學積累的理論和學問用於鄉村教學中。他從中國的現實出發,在“教、學、做”中,不斷豐富自己的教育理論。他說:“行動是老子,知識是兒子,創造是孫子。”他寫的東西,不僅是理論的闡述,更多的是為了適應社會需要、經過實踐檢驗的教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