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蘇門答臘東部的棉蘭埠是華僑聚居較多的地方。僑胞們赤手空拳遠離祖國,寄人籬下,吃盡了沒有文化知識的苦頭,隻好寄希望於自己的後代。當地的僑領張榮軒先生獨資創辦了一所“敦本小學”,亦表示海外孤兒不忘祖國之意,這確是一件好事。但華僑中工人居多,收入有限,兒女小學畢業之後能回國升學的僅居少數,絕大多數的學生隻有兩條道路可走:幸運的當店員,運氣差的則當苦力或攤販。許多人仍感遺憾,而更主要的是僑胞們的愛國熱情,不願子孫後代忘了祖國,忘了祖國的語言文字。為了滿足僑生升學的要求,20世紀20年代初期,由一些原敦本小學的董事倡議設立中學。經過一定時期的籌劃,籌措資金,另組董事會。起初,在敦本小學的基礎上建築新校舍,開辦中學,取名“蘇東中學”,這是因為棉蘭埠是在蘇門答臘的東部的緣故。當時我家在棉蘭,我父親又是蘇東中學的校董之一,所以我也進校學習。
蘇東中學第一任校長是廣東人徐鬆石,他曾經是曉莊師範的學生,來校後,我們第一次聽到陶知行的名字(陶改名行知是後來的事),他談了很多陶知行的為人和他的教育思想,我們都覺得很新鮮,也都很崇拜陶知行。當時中學是男女分班教學的,我們這一班是師範班,命名為“知行合一”級。徐校長對我們這一班特別重視,加意教導,並有許多新的設施,由於事隔多年,具體情況多半忘卻,但有些事情給我的印象比較深刻,可以追述。例如,①學生們知道陶知行是祖國的一位了不起的教育家,單就他的反對“注入式”教學一事來說,這就深中了我的心意。記起我們讀小學時,老師無論教古典文、現代文、抑或史地,教師在班上一律“照本宣科”並要我們死記硬背,這是一個鮮明的對照。②學習是求知,知隻是為了行,也就是說學習隻是為了取得工作的本領,而不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可以嫁得好丈夫。這本來是很平常的道理,但在當時華僑社會裏卻是一種思想改革。③徐校長教導我們說,你們是師範班的學生,將來是為人師的應該做到“教學合一”,要把理論與實踐合為一體,要邊學邊實踐,才能提高;才能把學生教好。④能者為師:班上同學程度不齊,有人語文好些,有人英文、數學好些。他鼓勵學業好的同學幫助差的同學,也鼓勵學業差的同學向學習好的同學學習,因此許多同學結成互教互學的對子,這一來不僅大家學習都有進步,更加重要的是:同學間的感情也大大地加深了。我前年去香港探親,在香港銀行界工作的陳民英姐妹知道我來了萬分高興。一次又一次地前來訪問敘舊,一次又一次地邀約接待,臨走又鄭重地送行,至今仍經常通信。這種互愛互助的精神,不是通常的同學所能比擬的。⑤提倡學生管理學校:規定自己管理教室,自己管理排球、籃球及其他教具、圖書,並把自己的圖書帶到學校來彼此流通,還自辦牆報。凡是突出的成績經老師評講後張貼在牆報上,以資鼓勵,並供大家參考。全班風氣很好,同學們都感到生氣勃勃。曾攝影留念,可惜好景不長,徐校長在校的時間不到兩年便離校而去了。新來的校長,不能繼承陶知行的教育傳統,我們深感失望,但也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