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禮記·中庸》
慎獨:讓每個人都成為自己的主人
(《中國教育報》記者張以瑾)
琴音、流水、茶香、墨跡……一切都讓人平心靜氣、神思怡然。走進閆華英一手布置的“養心堂”,讓人感受到的不隻是校長個人的文化品位,還有包頭團結四小的育人追求。“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自幼熱愛傳統文化的閆華英認為,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慎獨”,因為這意味著“最完美的生活態度,最理想的處世哲學,最具競爭力的個人素養”,而前提在於能否培養師生的自省、自覺、自律、自強意識。
從“慎獨”的實踐化和生活化開始,閆華英不斷豐富著“慎獨教育”的內涵,也不斷推動著團結四小的變革。五年來,“慎獨教育”在重塑師生的價值觀念和精神麵貌的同時,也讓學校辦學特色更加鮮明,形成了頗具影響力的教育品牌。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閆華英所推動的“慎獨教育”也帶給我們這樣的思考:如何發掘傳統文化的育人價值?如何找準現代教育與傳統文化的契合點?
一、“慎獨教育”,根植傳統文化的辦學理念
因為辦學效益不佳,團結四小曾有過一段被合並的曆史。現在,盡管老師們不願多談往事,但是“過去”在教師的言談中經常以對比的方式出現,或是警醒,或是激勵。
2006年年底,閆華英回到團結四小任校長。兩年前,她曾是這裏的副校長。上任後,她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整體分析校情”。她發現其中一個重要現象是,該校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多,獨生子女多,與這“兩多”現象密切相關的問題是學生行為散漫,自我管理成問題。盡管這不是製約學校發展的根本原因,但是如果學校的應對方式不當就會影響學校的整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