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一生麵臨著很多選擇。在當今的職業社會中,我們可以看到:大中專畢業生在進行職業選擇,工作一兩年的在職人員尋思著謀得一個更適合自己的職位,工作多年的老員工也在認真地謀劃“什麽是自己可以長期從事的職業”,甚至臨近退休的人們還在想“退休以後我可以幹點什麽來發揮餘熱”……這種種的現象表明,職業選擇不僅僅是個體在成長和發展階段中的關鍵行為,而且是人們在職業生涯的各個階段中都有可能遇到的問題。
一、概述
(一)職業選擇是一個匹配的過程
大多數職業選擇理論認為,人們在選擇職業(工作)時,無論是否有意識,都會選擇那些與自己獨特的需要、動機、價值觀和才能相匹配的職業(工作)。職業選擇理論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帕森斯、霍蘭德及薩帕的觀點。按照帕森斯的觀點,個人在必須進行職業選擇時會有意識地按以下程序進行:分析自己的職業長處和短處,收集職業方麵的信息,再做出決定。霍蘭德的理論也認為職業選擇是一個職業與人相匹配的過程,他認為職業興趣是人格的一種表現,人們所尋找的工作環境應當能夠使得人盡其才,人們是否能在一個職業領域中穩定地工作取決於其個性類型與職業環境是否適應或匹配。眾多的研究表明,個性和職業環境之間的匹配可以帶來很多好處,如對工作的滿意度更高、工作的穩定性增加、工作更投入,反之,如果個性與職業選擇不匹配,人們將會有更多負麵的體驗或感受,並可能導致職業的重新選擇。薩帕所做的廣泛研究也是建立在個人與職業相匹配這一概念上的。在他的模型中有一個關鍵的概念,即人的自我意識(個人對自己的看法,或者說是經過實踐檢驗後形成的心目中的自我),這種自我意識包括我們認為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如能力、個人特點、需要、興趣和價值觀。薩帕認為,由於可以選擇職業,人們有可能扮演與自我意識相適應的角色。現實生活中,人們選擇職業時往往也實踐著這樣一個過程:人們提出自我的概念,對一係列職業形成印象和信念,然後步入與自我意識最匹配的職業領域。人們在選擇職業時,應當先確定自己的能力、需要、價值觀,然後選擇適當的職業目標,最後選擇那些最適應這些目標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