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製的監測與評價:理論、方法與經驗研究

10.2 “新機製”改進方向分析

字體:16+-

10.2.1 縣級政府義務教育投入努力程度仍待提高

基於省級層麵數據的分析,中央和省級政府確實加大了對農村義務教育財政支持力度,但如何確保縣本級教育投入不被“擠出”,這是製約“新機製”實施成效的關鍵。計算2005教育財政年6個樣本縣中小學預算內教育事業費支出占縣級財政支出的比重發現,“新機製”實施最初幾年,該比重普遍呈波動中上升的趨勢,6個縣的初中均值從2005年的4.5%提高到2007年的5.8%,小學均值從2005年的10.7%提高到2007年的11.1%;但2007年後,該比重卻在波動中有所下降,初中下降到2010年的5.4%,小學下降到2010年的9.2%,這一下降趨勢在經濟水平較低的縣更為明顯。考慮以上波動可能源於學生規模變動,我們又以樣本縣生均預算內教育事業經費支出和縣級人均財政支出重新計算該比重,基本得到同樣的結果。這說明,在“新機製”政策實施力度逐年增強的同時,縣級政府義務教育財政投入存在不同程度的“擠出效應”,尤其在經濟水平較低的縣。

10.2.2 縣級政府教育經費配置的校際公平性有待改進

從樣本縣調查結果看,盡管學校基本運營經費都能得到滿足,但學校仍存在不同程度經費困難,而不同類型學校反映的突出難題差異明顯:縣鎮和農村優勢學校集中反映校園文化建設和ICT教學設備等配套經費不足;縣鎮和農村薄弱學校集中反映取暖經費、校舍維修經費及基礎設施更新等仍存在一定困難,尤其是在小規模農村學校。以上差異說明,縣域內教育經費保障水平的差異不僅體現在城鄉間,更體現在城鎮和農村內部的薄弱校和優勢校之間,這應成為未來攻克義務教育財政公平性問題的重點和難點。

10.2.3 農村教師收入仍然不高,地區差距懸殊,教師補償性收入、社會保障等保障機製有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