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製的監測與評價:理論、方法與經驗研究

第1章 引論

字體:16+-

為切實減輕農民負擔,推進農村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國務院於2005年12月頒布了《關於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製改革的通知》(國發〔2005〕43號),啟動了在中國農村義務教育發展中具有裏程碑意義的重大改革。這項改革的核心內容是按照“明確各級責任、中央地方共擔、加大財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組織實施”的基本原則,逐步將農村義務教育全麵納入公共財政保障範圍,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項目、按比例分擔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製(以下簡稱“新機製”)。

自2006年西部農村中小學率先實施“新機製”以來,中央和省級政府公共教育投入持續向農村傾斜,農村義務教育總投入以年均32.6%的速度持續快速增長,其中財政性教育經費占農村教育投入的比例從2005年的85.3%提升到2010年的97%,而這一比例在2000—2005年的提升總幅度僅為5個百分點。以上數據一定程度上說明,“新機製”促進了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穩步快速增長,有力推動了義務教育發展。盡管如此,不少研究者指出,在“新機製”的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不少問題[1][2]。在公共政策監測與評價成為現代管理重要工具的發展趨勢下,對“新機製”政策的實施效果進行評價不僅必要,而且評估的時機業已成熟。

“新機製”的實施過程是相當複雜的,既受到來自不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差距的影響,又受到曆史形成的體製、機製等方麵的影響。對其實施效果必須進行係統的研究,方能得出有效的結論。受教育部財務司委托,由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經濟研究所杜育紅教授牽頭組織團隊,以“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製的監測與評價”為題立項,對該問題進行了專門研究。課題組對“新機製”實施以來相關情況進行了係統總結,基於公共政策監測與評價的相關理論和工具,綜合利用了宏觀公共數據庫和基線調查數據、融合了定量研究方法和質性研究方法,評價了“新機製”的實施效果和所麵臨的挑戰。作為該課題的研究成果,本書旨在服務於義務教育財政政策的製定與執行,同時為未來評價和監督義務教育財政政策提供了一個基準和參考。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