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兩百萬歲的自性:自愈的核心秘密

行為生物學

字體:16+-

1951年,習性學家尼可拉斯·廷伯根(Nikolaas Tinbergen)出版了一本書,我毫不猶豫地把它描述為20世紀最重要的書之一。書名叫《本能的研究》(The Study of Instinct)。他在這本書中指出,每一個動物物種都有一套完整的行為技能。物種的中樞神經係統的結構是經過進化而逐漸形成的,而這套完整的行為技能就依賴於這些結構。廷伯根把這些結構稱為先天釋放機製,簡稱IRM。當它在環境中遇到某種適宜的刺激——稱為信號刺激——時,每一種IRM便事先做好準備,變得活躍起來。當這種刺激出現時,先天的機製得以釋放出來,動物便以某種行為特征模式做出反應,這種行為模式是通過進化而適合於這種情境的。[1]

《本能的研究》

早在20世紀60年代,當我正忙於撰寫我的博士論文時,有一天晚上我突然產生了一種想法,當我們適當地考慮到我們人類具有更大的適應方麵的靈活性時,廷伯根的觀點就非常接近於榮格關於原型的本質及其激活方式的觀點。一隻母野鴨見到一隻公野鴨時就發起情來(公野鴨綠色的腦袋是刺激母野鴨中樞神經係統的信號,這種為其行為特征模式負責的先天機製便與母鴨的求偶行為聯係起來)。當一隻母羊用舌頭舔舔剛生出來的小羊羔時,表示的是它對羊羔的愛戀。在人類當中,剛分娩的母親以同樣的方式感受到新生兒的無助和對營養的需要,在生孩子之後的幾個小時和幾天裏,她完全處在愛、依戀和責任的情感之中。所有這些反應模式都是由天性決定的。正如榮格本人所堅決主張的,原型“並不意味著要奉獻某種遺傳的觀點,而是要奉獻某種遺傳的功能方式,與這種先天的方式相對應,小雞從蛋中孵化出來,鳥構築其巢穴,某種黃蜂專蜇毛蟲的運動神經節,美洲鰻能找到它們遊到百慕大去的路。換句話說,它是一種‘行為模式’。原型的這個方麵,即純粹生物學的方麵,正是科學心理學所要予以恰當關注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