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年大學教學中合作的基本要求
(一)心理溝通是鋪墊師生合作交流的情感基礎
教學既是知識技能的傳授,又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其中蘊含著來自師生雙方的極其複雜的情感因素。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知識,而且還應具備較強的理解能力,關於暢通情感交流的渠道,去接納和嗬護每一位學生,做每位學生的良師益友。教師應該主動、有耐心地去傾聽學生的真實想法,並通過心理交往去影響他們,培養他們樹立正確的動機、堅強的意誌及獨立思考的能力,為師生合作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礎。
(二)課堂是合作教學的主要陣地
合作教學不僅僅是指在課堂上多一些學生間、師生間的討論和對話,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使他們懂得尊重別人,耐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學會如何在分享成果時既肯定別人又能表現自己,培養一種公平友好的學習氛圍。[1]
(三)合作教學強調標準參照評價
合作教學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作為教學所追求的一種境界,同時也將之作為教學評價的最終目標和尺度,將常模參照評價改為標準參照評價,把個人之間的競爭改為小組之間的競爭,把個人計分改為小組計分,以小組總體成績決定獎勵或認可的依據,使得整個評價的重心由鼓勵個人競爭達標轉向大家合作達標。把“基礎分”和“提高分”的引入是合作教學評價的一個重要特色和創新。基礎分指學生以往學習成績的平均分,提高分指學生測驗分數超過基礎分的程度。為了體現評價的公平性,合作教學還注意根據學生以往的學業成績表現和測驗成績,安排優等生與優等生一起分組測驗,後進生與後進生一起分組測驗,中等生與中等生一起分組測驗,有時候測驗的難度也可以有所不同。各測驗組的每個成員都與原屬小組的部分掛鉤,每個小組的第一名所得的分值完全相同,這種使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進行的合作競爭、公平比較其貢獻的做法,最終會導致全班同學無一例外地受到獎勵,取得進步,並由此走向成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