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敘事探究的目的之一就是彌補課程與教學理論和實踐間的落差,所以我進入剛才的學校。我在自己的課程研究裏,很多時候是很強調理論和實踐的對話辯證。敘事探究是對課程與教學的一種新的理解,理解的目的就是要製造一種教師的聲音可以去填補教學上學科知識本位的鴻溝,另外也提供了理解詮釋結構的一種工具,使教師可以去改進他們自己的教學實務。更重要的是敘事探究不僅強**師個人對特定脈絡的詮釋,也提供了引發教師專業意識覺醒的途徑。這是敘事探究對課程與教學的新理解。過去在做課程教學時,很多都是有學科本位的。在我們學校課程與教學專業大部分處理的還是大課程這一部分。學科的這部分我們各係都有設立,現在因為師資培訓機構在轉型,所以語文教育學係慢慢就調回語文係,“教育”兩個字就拿掉了。但是過去我在編製課程時,的確發現大課程論的學者跟學科專家間有條鴻溝。比如說課綱就一定要有課程學者,各個領域各個科目的課綱就一定要有一個發展心理學者、一個課程學者、一個評量學者,多數都是這個學科的學科專家。學科專家看事情跟大課程論學者看事情不太一樣,學科專家比較重視自己學科的知識內容,像我剛才提到的把社會新興議題融入學科,碰到學科專家就直接拒絕。舉個例子,各位可以想象,如果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要進到數學或是自然,那麽它會怎麽樣?我曾經寫過很多這樣的文章來說明此現象。當初在製定九年一貫課程把這些新興議題融到國中小課程的時候,真是知識跟權利的爭奪。有幾次跟大陸的學者交流時,他們說這個在中國大陸做不到,因為學科專家基本都會拒絕,你侵占了他的知識範疇,我們看事情是會跨越邊界,像性別就是一個跨學科整合的,統整課程是跨學科整合的。所以敘事探究其實是要讓老師的聲音可以去填補教學上的學科知識本位。現在大陸中小學是生活與道德及社會與道德,道德還在,台灣地區的道德課已經不在了,因為道德學科在這次統整時,統整到各個學科,特別是在社會領域。但早期很多人稱九年一貫課程為“缺德課程”,什麽叫“缺德課程”?就是沒有道德課,本來有道德課,現在沒了,就叫“缺德課程”。其實不是的,是把這個想法(道德)滲透到各個領域去。但是做道德教育的人很重視這個,他們看事情的角度不一樣,他們認為在學科中滲透這種東西很虛無縹緲,當時我們是希望滲透進去,但是道德課的學者發表文章批判九年一貫課程。在美國時我的博士論文就是做道德教育,但是我在思考課程統整的時候倒沒有這樣的想法,可能我的想法受到了老師的影響,我的老師就認為道德教學是一種潛在課程。潛在課程是教師不一定可以教,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學得到,在無形當中去學,但是不是特定的一個學科,如果你每天都教他,什麽是愛國、什麽是孝順、什麽是守法、什麽是勤儉,他不一定會照老師的課程去學。但是,像我剛才所提到的,如果老師介入到敘事探究裏,去思考在自己的教學領域如何把自己的經驗轉化出來變成一種聲音,這或許可以填補教學學科知識本位的鴻溝。這個看法稍後可以和我們在座的幾位師長們從教學的觀點來進一步做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