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教學名家談成長

追求永無止境

字體:16+-

1978年,“特級教師”的巨大榮譽突然落到了自己的頭上,我又驚又喜,興奮不已。首批評選,無自己申報的手續,在開會頒證之前,我全然無知。麵對如此好運,絕不能讓榮譽蒙上灰塵,定要讓偶然性為必然性開辟道路,加倍努力,追求卓越,孜孜不倦地縮短“實”與“名”的差距。

首先麵臨的是極大的壓力。我還是我,就是那點水平,可冠以“特級教師”以後,別人對我的要求一下子高了起來。一切教育行為,一切思想言行都在眾目睽睽之下,似乎你應該什麽都懂,什麽都應十全十美。一下子怎麽做到呢?我隻能自強自立,奮勇拚搏,增強自我教育的內驅動力,以敞亮的胸懷、無限的熱忱迎接來自各方麵的挑戰。比如聽課,每一節都有同行聽,少則二三十人,多則幾百人。為了對得起學生、對得起遠道而來的各地教師,我不敢有絲毫懈怠,備課全身心地投入,天天明燈伴我過半夜。那都是隨堂聽的家常課,未經過試教,很少有表演成分。外地邀我去上課,我都婉言拒絕。有人說我有架子,有人說隻會教自己的學生沒本事,對這些我沒放在心上。我有我的想法。

“文革”一次批鬥會上,使我內心有所觸動的不是捏造的事實,而是一位老教師的講話。他說:“公開教學,你不斷借別人的班上課,你知道帶給別人怎樣的傷害?一個人有一個人的教法,你教得好死了,到別人班級上課,別人怎麽進課堂……”至今那義憤填膺的模樣我還清晰地記得。盡管借班上課不是我的本意,是下達的任務,但傷害同事,影響別人教學,自己卻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做任何事,都要為別人著想,設身處地非常重要。當時我就下定決心,日後如還有可能上公開課,絕不借任何班級上課。再說,借班上課對學生情況不了解,違背教育原則,針對性較差,更多的是表演性質,推銷授課教師的“才藝”。至於研究性質的課當另作別論。我的崗位是學校教學第一線,那就要腳踏實地耕耘,紮實提高教文育人質量,一個心眼兒為學生,“巡回演出”的事不幹,這顯然不是架子與否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