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禽擇木而棲,人,都渴望詩意地棲居,然而生活卻往往並不那麽詩意,你想要的偏偏得不到,你擔心的偏偏在前麵等著你。師範畢業,我滿懷憧憬,想到縣城的實驗小學工作,卻偏偏被分配到了一所農村弄堂小學:隻有巴掌大的地方。人可以失意,但不能失誌;人不能改變環境,但可以適應環境,乃至創造環境。我慢慢安定下來,站在了三尺講台。
漸漸地,我發現學校的每一個老師都是那樣敬業。他們常常很早就到學校,又很晚回家。備課、批改作業、輔導學生、約學生談心……總有做不完的事情,經常是校長一個一個地催著,他們才離開學校。這種氛圍潛移默化地感化了我,收住了我的心,我和老師們一樣,開始專注於自己的教學,全身心地投入到班級、課堂。的確,教育是需要“磨”功的。不花功夫“打磨”,你的工作就顯得粗糙;耐不住寂寞,坐不得冷板凳,你的工作就顯得浮躁、膚淺。敬業,才能精業。
漸漸地,我發現學校的老校長總喜歡將一些分外事“壓”給我們年輕教師做。工作第一個月,就讓我承擔對外開課;工作不到一學期,就要我撰寫全校德育工作經驗材料;工作剛滿一年,就讓我擔任實驗班的教學研究工作……於是,我的日子便像車輪一樣快速地旋轉,緊張而又充實,辛苦卻又甘甜。我至今還記得那句溫暖而有力的話:習慣挑重擔的人,才能比別人走得快,走得遠。我自知並不比別人聰明,也不比別人能幹,所以,隻有比別人勤奮些,比別人多挑幾斤擔子,才能做得更好些。或許,多做些分外事,也就多了些分外的發展機遇和發展空間。
漸漸地,我發現學校與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以及有些科研院所攀起了“高枝”,爭取理論“下嫁”,小學校要搞大科研了。1990年,我第一次見到著名的比較教育專家杜殿坤教授、作文教學論專家吳立崗教授,親耳聆聽了他們的教誨,自願加入了實驗隊伍,成為他們的“編外研究生”。專家們帶領我們一起讀書討論、一起設計課題、一起研究課堂教學……從此,我的教育視野日漸開闊,教育理論的底蘊逐漸豐厚。我由衷地感受到了他們的人格魅力和學術魅力,我也由衷地感受到了作為一名年輕教師的教育幸福。而這一切,都離不開這小小的弄堂小學——如今的盛澤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