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海派曆史教學透析

一、成長的足跡

字體:16+-

問:這一次對您訪問,是想向您請教三個方麵的問題:一是希望您對個人的成長曆程作一次追述;二是您對上海曆史教學的文化氛圍,尤其是您在這種曆史教學文化氛圍中接受浸潤的感覺;三是您對曆史教學本身的理解。請您就此談談看法。

鳳:好的。

問:首先,請您談談自己是怎樣走上曆史教學的道路的。

鳳:好的。和現在的青年教師相比,我算是有一些特殊的個人經曆的。比方說,我在上大學以前在上海的某家大型企業當過五年掄錘子的工人。在“**”結束、恢複高考後的第二年(1978),我考入了上海師範大學。

問:這段經曆對您來說大概是刻骨銘心吧(笑)。

鳳:當時,從事工人這個職業確實很苦,從早幹到晚,還要加班,唯一的報酬就是兩角錢、一盤小排骨,或者幾個饅頭。不過,那時的我們感到很滿足,完全不會產生要求更多酬謝的想法。這樣的經曆對個人來說,或者“幸”,或者“不幸”,各不相同。對我來說,這樣的經曆對我後來做學問、鑽研某些課題內容、克服困難,幫助是很大的。

這一過程中獲得的視野,對我的幫助也很大。其實,我們這一代人有類似的經曆和體驗的人很多,也都能吃得起苦。課時多一點,工作任務重一點,我們都不會叫苦叫累。

我們這批“**”後考入大學的人,有各種不同的經曆。有的做過農民,有的做過工人,還有的人是從事機關工作的。考入大學後,我們對大學生活都非常珍惜。

問:您考上大學的時候就以從事中學曆史教學為誌願嗎?大學的學習經曆對您後來的成長有什麽幫助?

鳳:我們當時的目標,都想留在大學工作,或是讀研究生,以從事曆史研究作為自己終身的職業。所以,我們在上海師範大學學習時,基本上都用足了時間。那時消耗的時間主要用在學習曆史和英語方麵,花費了我們相當多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