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師範教育 提高師資質量[1]
科學技術現代化是實現“四個現代化”的關鍵,而科學技術人才的培養,基礎在教育。但是如何才能辦好教育呢?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在哪裏?我們認為,關鍵就是要有一批既熱愛教育事業又懂得教育規律的人來辦教育,要有一支高質量的教師隊伍。建立這樣一支教育幹部和教師隊伍,毫無疑義,師範教育肩負著重要的任務。所以,有人把師範教育比作教育事業中的“工作母機”,不是沒有道理的。師範教育質量的高低,也就是培養出來的師資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中小學教育的質量,進而影響到高等教育的發展和提高,也影響到建設“四個現代化”的人才的培養。
世界工業化國家都十分重視師範教育,對中小學教師有嚴格的要求,並且采取措施不斷提高他們的教學質量。拿日本來說,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小學教師和中學教師分別在中等師範和高等師範學校培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它模仿美國教育製度,自1947年以後,這些學校都升格為高等教育機構,在各都、道、府、縣設置了國立教育大學或在綜合性大學中設教育學部,要求學生學完非教育學科的課程後,再學習教育專業課程。這樣,小學教師至少需要受過兩年或兩年以上的高等教育,中學教師必須受過四年的高等教育,並且要由各級教育委員會對學習合格的人頒發“教育許可證”,然後才能當教師。法國和德國對教師的要求更為嚴格。法國的小學教師要由師範學校培養。這種師範學校招收中學畢業會考及格的學生,進行兩年師範專業教育,畢業考試合格以後,在小學教學一年。在此期間,評審委員會進行觀察和考試,合格者授予小學教學能力證書,獲得正式小學教師資格。初中教師一般是師範學校畢業或取得大學普通文憑的二年級畢業生,再到教師培訓中心學習三年,經過考試,取得證書。高中教師則需要大學畢業,取得碩士學位,並通過教師資格考試,才能取得中學教學能力證書,成為正式教師。